[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齿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0207.2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强;朱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阿巴斯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0;F16D43/20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载 保护 功能 齿轮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齿轮组件,包括片齿轮、轴齿轮、弹簧、卡簧和转轴,所述片齿轮上设置有通孔和多个凸块,所述轴齿轮上设置有齿轮轴和多个凹坑,且轴齿轮轴向开设有轴孔,所述转轴活动安装在轴孔,所述齿轮轴穿过通孔后与卡簧卡接,所述凸块和凹坑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所述凸块分别与多个凹坑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齿轮轴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簧和片齿轮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可靠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可在减速电机或齿轮箱发生堵转、过载等情况时避免电机烧毁或齿轮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齿轮组件。
背景技术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一般用在传动结构紧凑、变速多、变速比大、传动功率大、要求传动精度高的机械结构中,例如齿轮箱与减速电机中。但是因为其实际应用场景较为复杂,经常会出现机械故障,如堵转、过载或是受到外载荷的冲击,当负荷超出齿轮的破坏强度时会破坏齿轮结构,使齿轮报废,而更为严重的是,过载会沿着齿轮的传动路线传递,使后续齿轮均可能因为过载而破坏,造成连续的更大损失。特别是由于机械惯性作用,即使在发现故障时立即停止动力机构运转,齿轮组上的各个齿轮也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常规减速电机和齿轮箱应用,需要结合电流、速度、位置、力和力矩信号进行控制,其系统一般采用电气和软件保护,需要配备电路和传感器,其系统比较复杂,并且成本昂贵,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齿轮组件,具备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齿轮组件,包括片齿轮、轴齿轮、弹簧、卡簧和转轴,所述片齿轮上设置有通孔和多个凸块,所述轴齿轮上设置有齿轮轴和多个凹坑,且轴齿轮轴向开设有轴孔,所述转轴活动安装在轴孔,所述齿轮轴穿过通孔后与卡簧卡接,所述凸块和凹坑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所述凸块分别与多个凹坑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齿轮轴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簧和片齿轮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凸块均匀分布在通孔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凸块由片齿轮上一体设置而成。
优选的,所述凹坑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凹坑均匀分布在齿轮轴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齿轮轴远离轴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卡簧卡接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卡簧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片齿轮与轴齿轮,所述片齿轮上设置有通孔和多个凸块,所述轴齿轮上设置有齿轮轴和多个凹坑,所述齿轮轴穿过通孔后与卡簧卡接,所述凸块和凹坑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所述凸块分别与多个凹坑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齿轮轴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簧和片齿轮抵触连接。正常工作时,齿轮组件的片齿轮与轴齿轮之间的扭力低于最大打滑力,齿轮组件绕转轴正常旋转带动下一级齿轮传动。当发生堵转、输出力过大或外负载冲击时,齿轮的片齿轮与轴齿轮之间的扭力大于最大打滑力,齿轮的轴齿轮和片齿轮就会出现相对运动,即打滑,防止电机烧毁或齿轮组过载损坏,达到了性能可靠的效果,同时对比配备电路和传感器的过载保护方式,达到了成本低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阿巴斯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阿巴斯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0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