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37937.7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洪世京;包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精艺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00 | 分类号: | B23D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 地址: | 225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数控 专用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包括机床主体,所述机床主体的内底部设有电气柜,所述电气柜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有数控分度头,所述Y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的顶部固定有高速插削头,所述高速插削头的一侧固定有插削电机,所述插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凸轮与高速插削头啮合连接,所述机床主体外表面的一侧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机床主体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报警灯。该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检修十分方便,同时大大缩短了插削行程,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凸轮磨损低,耐用不易损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专用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往往结构复杂,检修不便,且在运行中不能很好地监控其运行状态,另外,现有的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往往采用滚珠丝杆做往复插削运动,其行程远,加工效率低,还容易造成滚珠丝杆的损坏,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以解决现有的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结构复杂、检修及监控不便、加工效率低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包括机床主体,所述机床主体的内底部设有电气柜,所述电气柜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有数控分度头,所述电气柜顶部的另一侧固定有十字工作台,所述十字工作台包括X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和Y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所述Y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的顶部固定有高速插削头,所述高速插削头的一侧固定有插削电机,所述插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凸轮与高速插削头啮合连接,所述机床主体外表面的一侧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机床主体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报警灯。
优选的,所述Y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设置在X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的顶部,所述X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的移动方向为横向,所述Y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的移动方向为纵向。
优选的,所述高速插削头的两侧均水平设有插刀槽,所述插刀槽的尺寸与插刀相匹配,且插刀槽的顶部设有至少四个螺栓孔,所述插刀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刀分别内嵌在插刀槽内并通过顶部的至少四个内六角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X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Y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数控分度头、显示屏、报警灯以及插削电机均与电气柜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控分度头的顶部以及十字工作台上靠近插刀的一侧均设有冷却喷嘴。
优选的,所述插刀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刀分别内嵌在插刀槽内并通过顶部的至少四个内六角螺栓固定,所述插刀与数控分度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卧式数控插削专用机床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报警灯,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检修十分方便,同时通过在电机底部设置凸轮代替滚珠丝杆,大大缩短了插削行程,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凸轮磨损低,耐用不易损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机床主体;2、十字工作台;201、X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202、Y轴电机及丝杠传动付;3、支座;4、电气柜;5、数控分度头;6、显示屏;7、报警灯;8、高速插削头;9、插削电机;10、插刀;11、冷却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精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精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7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