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井明爆使用的炮被复合型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37643.4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洪;何毅;刘伟;熊富有;毕晓伟;梁胜利;熊国锋;张朝泽;杨耀;陈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F42D5/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 地址: | 650041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使用 复合型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明爆使用的炮被复合型防护装置,属于爆破防护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框、支撑杆、防护丝、橡胶轮胎炮被以及加固块;支撑框为由工字型钢焊接制成的立方体框,支撑框的顶面和底面均纵横交错间隔安装若干根支撑杆,支撑杆间布设防护丝,橡胶轮胎炮被填充于支撑框内部空间,并通过铁丝或者卡扣绑接于支撑框上;支撑框至少一对相对应的侧面设置加固块;本实用新型橡胶轮胎炮被位于稳固的空间内,在爆破时不会轻易发生位移,有效防止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石块飞溅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损坏附近的施工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防护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竖井明爆使用的炮被复合型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竖井爆破作业属于露天爆破,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要求爆破作业面300m范围应进行安全警戒,只允许白天进行爆破作业,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石块飞出井外。竖井作业面靠近作业场内交通道路,沿道路布置有施工用高压线和变压器,竖井作业面附近布置有施工辅助设施,如钢筋加工棚、机械设备停放场、施工营地等。竖井爆破施工安全风险大,安全警戒难度大,可能对施工设施或人员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炮被封堵于竖井井口处,防止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石块飞溅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损坏附近的施工设施。但竖井爆破作业的冲击力过大,在爆破时产生的冲击力会使封堵于竖井井口处的炮被发生位移,从而不能有效防止飞溅的石块带来伤害的可能性。
为降低爆破施工安全风险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竖井爆破能够连续作业,不影响施工进度,避免造成人员的窝工,有必要提供一种竖井明爆使用的炮被复合型防护装置,在爆破时不会轻易发生位移。有效防止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石块飞溅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损坏附近的施工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井明爆使用的炮被复合型防护装置,在爆破时不会轻易发生位移。有效防止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石块飞溅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损坏附近的施工设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一种竖井明爆使用的炮被复合型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框1、支撑杆2、防护丝3、橡胶轮胎炮被4以及加固块5;所述的支撑框1为由工字型钢焊接制成的立方体框,支撑框1的顶面和底面均纵横交错间隔安装若干根支撑杆2,支撑杆2间布设防护丝3,所述的橡胶轮胎炮被4填充于支撑框1内部空间,并通过铁丝或者卡扣绑接于支撑框1上;所述的支撑框1至少一对相对应的侧面设置加固块5。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框1每一面上设置十字型加固杆6;顶面的加固杆6的水平高度高于顶面的支撑杆2的高度,底面的加固杆6的水平高度低于底面的支撑杆2的高度。
进一步的,橡胶轮胎炮被4通过绳带或卡扣同时连接到设于支撑框1的顶面和底面上的支撑杆2上。
更进一步的,支撑框1的形状与竖井井口相适配,且其尺寸大于竖井井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支撑框1顶面和底面设置支撑杆2、防护丝3,使橡胶轮胎炮被4位于一个稳固的空间内,避免了爆破时的冲击力将橡胶轮胎炮被4冲击开,在支撑框1的一对相对应的侧面设置加固块5,加固块5固定于竖井井口边缘的地面上,使支撑框1整体得到加固,避免了整体发生位移的风险,达到了双重固定的效果。有效防止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石块飞溅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损坏附近的施工设施。本实用新型材料成本低廉、制作方便、现场临时移动方便,安全可靠、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框、2-支撑杆、3-防护丝、4-橡胶轮胎炮被、5-加固块、6-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7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