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防止水肿的垫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6785.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思扬;夏珊珊;陈虹;熊天慧;夏英;李晶;万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F7/00;A61M37/00;G08B21/24;A61H7/00;A63B2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51804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成形 术后 防止 水肿 垫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防止水肿的垫高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功能垫、控制盒、加热装置、压力传感器。底座上形成有倾斜面,第一功能垫包括第一功能垫套体,第一功能垫套体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倾斜面上,第一功能垫的上端面设置有凹陷的容纳槽,容纳槽沿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延伸通过将手臂放于容纳槽内,从而将手臂抬高,防止手臂滑落并避免患者向术侧翻身,促进血液流通,避免水肿,当内瘘部位受到意外挤压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盒内的报警装置能够及时提醒护理人员检查术侧,通过在第一功能垫内设置加热装置,可保证患臂处的温度,避免病人因为患臂暴露感染风寒,进一步的还可以促进血液流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防止水肿的垫高装置。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指将邻近的动脉、静脉血管,通过外科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流通道,经过这个通道动脉血流至静脉内,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加,压力增高,静脉血管扩张,形成动脉化的血管。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瘘侧肢体出现肿胀是由于静脉离断后相应的侧支循环尚未建立,使得静脉回流产生阻碍,应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减轻肢体水肿,同时应避免内瘘侧肢体负重或受压,内瘘受到外力挤压是造成内瘘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内瘘栓塞需要再次进行内瘘成形术手术治疗,给病人的身体及精神上带来极大创伤,所以一方面要保证血液通畅,还要防止内瘘部位受到意外挤压,其次在对病人的内瘘伤口进行检查时,需要将胳膊上的衣物褪去将患处暴露出来,天气寒冷时,长时间暴露患处易造成病人感染风寒。
目前没有专门的用于动静脉内瘘的肢体垫,临床常用方法是使用枕头支撑内瘘侧手臂使肢体抬高,但枕头存在支撑力差、易变形等缺点,其次使用枕头无法限制患者体位,如患者向术侧翻身,会影响术侧血液循环,更严重者会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枕头不能满足动静脉内瘘术后病人垫高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防止水肿的垫高装置,该垫高装置可将内瘘术后的手臂抬高并防止手臂滑落,并能够监测内瘘部位的压力,保证内瘘部位血液流通顺畅,提升病人的舒适感。
一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防止水肿的垫高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倾斜面;
第一功能垫,所述第一功能垫用于支撑手臂,包括第一功能垫套体和第一功能垫内芯,所述第一功能垫内芯均匀填充在所述第一功能垫套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功能垫套体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倾斜面上,所述第一功能垫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着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延伸;
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控制盒内设有微控制器、电源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盒上还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功能垫内,并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功能垫内,且位于容纳槽的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防止水肿的垫高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功能垫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上还设有显示器、控制按钮和输入键盘,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增温按钮和降温按钮,其分别用于控制温度的增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垫套体为石墨烯面料,所述第一功能垫内芯为高密度海绵切割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6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移动喷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