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院前急救远程医疗救护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5438.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2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匡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28;F16F15/067;G16H40/67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王卫宪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 远程 医疗 救护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院前急救远程医疗救护控制系统,包括底板,还包括适用性强的调节结构、安全性高的稳定结构以及效率高的远程控制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调节箱,所述稳定结构设置于底板的底端,所述调节箱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底箱,且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延伸至底箱的上方,且底箱上方的支撑柱外壁套设有固定套,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调节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指点的地点,接着在装置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装置挤压第二连杆发生偏移,带动万向轮向四周延伸,从而降低装置的重心,使得装置更加稳定,有利于增加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急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院前急救远程医疗救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着和城市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急救工作就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急救工作的发展关系着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危。现如今遇到突发医疗实践人们第一时间则会打救护车电话,寻求帮助,但有些情况较为紧急,若不及时处理就会有生命危险,这就需要医疗救护控制系统进行辅助,而现有的医疗救护控制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传统的医疗救护控制系统,不具有远程快速控制的功能,导致处理起来费时费力;
第二、传统的医疗救护控制系统,不能够进行高度调节,导致装置适用性较差;
第三、传统的医疗救护控制系统,稳定性不佳,导致紧急情况容易发生倾倒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院前急救远程医疗救护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有远程快速控制的功能、不能够进行高度调节和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院前急救远程医疗救护控制系统,包括底板,还包括适用性强的调节结构、安全性高的稳定结构以及效率高的远程控制结构;
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调节箱,所述稳定结构设置于底板的底端;
所述调节箱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底箱,且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延伸至底箱的上方,且底箱上方的支撑柱外壁套设有固定套,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调节箱的内部;
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外壳,且远程控制结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远程控制结构包括信息模板,所述信息模板设置于外壳内部的一侧,且外壳内部的信息模板一侧设置有通讯模板,所述外壳内部的通讯模板下方设置有控制模板,所述外壳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触摸屏,且外壳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器。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呈圆形,且调节箱的横截面呈矩形,并且底板的面积远大于调节箱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万向轮、导杆、减震弹簧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铰接件均匀安装于底板的底端,且第二连杆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均通过铰接件安装有导杆,且导杆的顶端均贯穿至底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的导杆外壁均套设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端均与底板焊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杆、丝杆和套筒,所述丝杆通过转轴设置于调节箱内部的一侧,且丝杆的一侧均延伸至调节箱的一侧,所述调节箱内部的丝杆外壁两侧均套设有套筒,且套筒的顶端均通过铰接件安装有第一连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均延伸至调节箱的上方,且第一连杆的顶端均通过铰接件连接于固定套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匡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匡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5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