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34910.2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锦顺条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层 结构 综合 防伪 条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属于防伪条码领域,包括:防腐蚀层、防伪喷涂层、红外纤维层、磁性纤维层、条形码、红外吸收条、磁性吸收条,将磁性纤维与红外纤维相结合,磁性纤维防伪是利用其具有磁性的特点,利用机器读取磁性信号用于防伪,红外纤维防伪则是利用其红外吸收的特性,即在红外检测仪下干查到红外纤维出现的现象用以鉴别真伪,在防伪条码内同时掺入磁性纤维和红外纤维防伪,具有综合防伪功能,提高防伪效果,条码表面交织一层透明的防腐蚀层,透明材料包裹条码,不影响条码的使用,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条形码因长时间暴露在外而导致条形码及其内部红外纤维和磁性纤维腐蚀,损坏,无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条码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
背景技术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运输、包装、配送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标识”。
然而,在现有的防伪条码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的防伪条码通常单独使用红外纤维或者磁性纤维用于防伪,红外纤维防伪因其功能单一,容易被伪造,磁性纤维防伪,由于复印品或伪造品也相对容易具有磁性特征,容易与真品混淆。2、现有的防伪条码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容易被腐蚀导致条码失效,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旨在采用磁性纤维与红外纤维相结合,在防伪条码内同时掺入磁性纤维防伪和红外纤维,具有综合防伪功能,提高防伪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包括:
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底部交织有防伪喷涂层,所述防伪喷涂层底部设有变色涂料层,所述变色涂料层底部连接有红外纤维层,所述红外纤维层底部交织有磁性纤维层。
可选的,所述磁性纤维层内部设有磁性吸收条。
可选的,所述红外纤维层内部设有红外吸收条。
可选的,所述变色涂料层交织有变色膜带。
可选的,所述防伪喷涂层顶部设有变色编码。
可选的,所述变色编码底部设有条形码,所述条形码底部设有商品代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1、新型的防伪条码将磁性纤维与红外纤维相结合,磁性纤维防伪是利用其具有磁性的特点,利用机器读取磁性信号用于防伪,红外纤维防伪则是利用其红外吸收的特性,即在红外检测仪下干查到红外纤维出现的现象用以鉴别真伪,在防伪条码内同时掺入磁性纤维和红外纤维防伪,具有综合防伪功能,提高防伪效果。
2、新型的防伪条码表面交织一层透明的防腐蚀层,透明材料包裹条码,不影响条码的使用,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条形码因长时间暴露在外而导致条形码及其内部红外纤维和磁性纤维腐蚀,损坏,无法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变色喷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综合防伪条码红外纤维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锦顺条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锦顺条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4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高速钻铣攻牙中心机的防护门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测量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