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储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4317.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7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其友;汪洋;陈彦斌;黄晟;夏金鑫;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陵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3/32;H02J3/3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赵中英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储能控制系统,包括电力系统、负载、可再生能源单位、蓄电池,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选择开关单元、双向直流转换器、直流电路、双向逆变器、集成控制器,所述可再生能源单位、蓄电池分别通过选择开关单元连接至双向直流转换器的一端,双向直流转换器的另一端经直流电路连接双向逆变器的一端,所述双向逆变器的另一端连接负载以及通过系统连接器连接电力系统;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选择开关单元、双向直流转换器、双向逆变器、系统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可再生能源、蓄电池、电网、负载之间的耦合连接,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储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多种新能源系统慢慢接入系统,为负载设备进行供电,或者为电力系统、电网输入电能,这种新能源系统一般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系统等,通过将其耦合进入电网中,从而提供清洁能源,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存储功能。现有技术的耦合转换电路系统结构复杂,且成本高,实现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的电能存储转换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储能控制系统,包括电力系统、负载、可再生能源单位、蓄电池,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选择开关单元、双向直流转换器、直流电路、双向逆变器、集成控制器,所述可再生能源单位、蓄电池分别通过选择开关单元连接至双向直流转换器的一端,双向直流转换器的另一端经直流电路连接双向逆变器的一端,所述双向逆变器的另一端连接负载以及通过系统连接器连接电力系统;所述集成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选择开关单元、双向直流转换器、双向逆变器、系统连接器。
所述可再生能源单位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潮汐发电系统、地热发电系统或其组合。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蓄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控,其与所述集成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选择开关单元用于分别控制可再生能源单位、蓄电池与双向直流转换器之间的连通与否。
所述选择开关单元包括第一选择开关、第二选择开关,所述第一选择开关一端连接可再生能源单位,另一端连接双向直流转换器;所述第二选择开关一端连接蓄电池,另一端连接双向直流转换器。
所述双向直流转换器包括线圈、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所述线圈的一端经第一选择开关连接可再生能源单位的正极,可再生能源单位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以及第二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分别连接至集成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分别引出端子用于连接直流电路。
所述直流电路包括储能电容,用于存储电能,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可再生能源、蓄电池、电网、负载之间的耦合连接,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回收利用;而且结构简单,耦合结构实现成本低,方便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能量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功率发生器(如可再生能源单元)、电池、转换器(如双向转换器)、选择开关单元和直流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用于向图1所示的负载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选择开关单元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用于向图1所示的储能系统中的电池提供系统电力的选择开关单元的操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陵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陵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4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称重传感器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电机定子槽绝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