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物创面制造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1609.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兵;孙睿;刘春燕;曹永倩;刘振兴;刘健;殷思源;宋茹;马嘉旭;曹国起;吴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创面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创面制造器,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刀筒、提拉件和穿刺器,所述刀筒一端具有刀刃;所述提拉件一端与刀筒套设在一起,提拉件另一端连接穿刺器。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创面面积不等、困难,对动物损伤大的问题,不仅可以制造等圆皮肤创面,而且通过剪切力作用直接对动物皮肤进行切割,对动物损伤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创面制造器。
背景技术
在皮肤创面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多个动物背部制造等圆的皮肤创面,用来比较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现有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动物背部画圆后用剪刀制造创面,这种方法往往不能保证剪出来的创面都是一个等大的圆形,它的往往是不规则的,而且对于动物创伤较大皮下组织剥离面积较大。另一种是用一种类似于打孔器的装置,利用圆形的刀锋在动物背部旋转出圆形创面,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等圆形创面,但由于皮肤具有弹性,且皮肤下部组织较松软,往往皮肤会随着装置旋转,不容易被转穿,且在用力过程中容易对动物身体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物创面制造器,该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创面面积不等、困难,对动物损伤大的问题,不仅可以制造等圆皮肤创面,而且通过剪切力作用直接对动物皮肤进行切割,对动物损伤较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物创面制造器,包括刀筒、提拉件和穿刺器,所述刀筒一端具有刀刃;所述提拉件一端与刀筒套设在一起,提拉件另一端连接穿刺器。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提拉件包括滑环和连接杆,滑环与刀筒套设在一起;所述滑环通过连接杆与穿刺器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杆包括横杆和纵杆,两个纵杆之间连接横杆形成U型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刀筒为圆柱形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滑环内径大于刀筒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刀刃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刀筒远离刀刃一端安装手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穿刺器呈圆弧形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穿刺器远离提拉件的一端具有锥形尖端。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刀筒、提拉件、穿刺器采用金属材质。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穿刺器刺破皮肤,创口小,未对整个创面面积造成影响;穿刺器通过在皮下组织内旋转将其埋与皮下组织,减小了皮肤与皮下组织的剥离面积;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刀刃与穿刺器之间的切割作用制造创面,避免了剪刀的锯齿状切割和打孔器旋转摩擦对皮肤切口周围造成的损伤,实现了制造创伤小且面积均等创面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穿刺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提拉件,3、刀筒,4、刀刃,5、穿刺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未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1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声门
- 下一篇:一种大缸径低速柴油机活塞环脱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