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融合器及植入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29553.0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0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民;张国元;方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辉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厉丹彤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植入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及植入工具,包括主体,主体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植骨的植骨仓,主体包括用于分别与两侧椎体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具有侧面,主体的侧面还设有若干转向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UBE条件下的椎间融合器,可适应UBE通道进行微创操作,压入器与椎间融合器采用齿啮合的方式,具有植入及位置调整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及植入工具。
背景技术
微创化是当今外科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内镜技术发展迅猛,已几乎可以完成所有腔内手术。无论是自然体腔(胸腔、腹腔、关节腔等),还是潜在间隙(肾脏周围、甲状腺周围、关节周围等),从颈椎到胸腰椎,都可以采用内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
脊柱外科内镜技术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代表性技术有后路经椎板间隙小切口经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减压技术(Micro Endoscopyic Discectomy,MED),和全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或椎板间入路内镜下腰椎减压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PEID)。
UBE技术即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与椎间孔镜的单通道不同,该技术通常建立两个通道,一个为观察通道,一个器械操作通道。具有视野和操作空间大、自由度大的优势,可以完成各类复杂手术,是未来手术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并没有专门用于UBE技术条件下的椎间融合器及植入工具,植入和位置调整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椎间融合器位置调整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位置调整的椎间融合器及植入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植骨的植骨仓,所述的主体包括用于分别与两侧椎体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具有侧面,所述的主体的侧面还设有若干转向齿。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向齿设置在主体的转角处。设置在转角处可以方便调整椎间融合器转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向齿包括沿圆弧分布的圆弧段和沿直线分布的直线段。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对应位置的椎体的前凸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侧面还设有与植骨仓相通的侧向融合孔。融合器周围还会放置一些骨屑,后期骨生长后会通过侧向融合孔与植骨仓内的骨头接合,因此,起到促进融合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上设有防滑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上还设有显影棒。
一种如上述的椎间融合器的植入工具,包括用于将融合器植入的植入器和用于调整融合器角度的压入器,所述的主体侧面设有槽和螺纹孔,所述植入器与主体尾部的槽和螺纹孔配合,所述的压入器上设有用于与主体的转向齿啮合的驱动齿。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敲打压入器的施力工具。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UBE条件下的椎间融合器,可适应UBE通道进行微创操作;
(2)压入器与椎间融合器采用齿啮合的方式,具有植入及位置调整方便的优点;
(3)椎间融合器的主体侧面还设有与植骨仓相通的侧向融合孔,骨屑生长后会通过侧向融合孔与植骨仓内的骨头接合,起到促进融合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辉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创辉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9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毁式和即毁式一次性阴道扩张器
- 下一篇:板材堆垛自动调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