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9047.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3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永;李先;孟云波;彭波;徐伟;李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柱和位于主体柱顶部的内插钢柱,内插钢柱竖直向上穿过顶层楼板设置,顶部与斜梁连接固定;所述内插钢柱竖直插设在主体柱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刚性高,施工便捷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劲性柱就是型钢外包混凝土的柱状构件,一般的劲性柱内,型钢都是上下贯穿柱主体设置,顶部与梁或楼板连接,劲性柱内的钢筋向上伸至连接梁或楼板内固定,施工结构单一固定,适用于比较常规的结构施工。
对于设计样式较为新颖的现代式屋顶结构,应用限制较大。尤其是弧面设计的屋顶,屋面与顶层楼板之间的间距不甚统一,有高有矮,则支撑柱的高度也对应不同,其与上方支撑梁的连接角度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现有的常规标准连接件无法通用,都需要特制,成本高,难度大,施工便捷性也差,对施工精度要求高,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刚性高,施工便捷性好的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劲性柱结构单一,施工便捷性差,灵活性差,适用范围狭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包括主体柱和位于主体柱顶部的内插钢柱,内插钢柱竖直向上穿过顶层楼板设置,顶部与斜梁连接固定;所述内插钢柱竖直插设在主体柱内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柱为钢筋混凝土柱,内插钢柱为钢管柱。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内插钢柱底端与主体柱内的预埋件焊接固定,顶部向上伸出主体柱上的顶层楼板后、管径逐渐增大形成圆台状的连接座,连接座顶部设置有与斜梁固定的连接钢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包括水平设置的预埋板和位于预埋板下方的锚栓,预埋板为环形钢带,锚栓顶端与预埋板螺接固定,底端竖直向下与主体柱内的钢筋固定,预埋板外侧边沿与主体柱的外侧主筋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内插钢柱侧壁上开设有孔洞。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钢管侧壁上焊接有连接牛腿,连接牛腿与斜梁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上底直径为下底直径的1.2-1.5倍。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钢管的高度与斜梁设置的高度相适应,且不超过5m。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进一步的,所述内插钢柱的高度不小于1.5m。
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半截的劲性柱,仅在主体柱的顶部设置内插钢柱,形成劲性柱,下部仍为常规的钢筋混凝土柱,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布置劲性柱,既可确保柱体的设计刚度,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内插钢柱顶端直接穿过横梁和楼板伸出,将楼板、横梁与内插钢柱附近的主体柱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伸出的钢管通过牛腿与斜梁连接,方式灵活,操作便捷高效,可适用于不同高度、倾斜角度、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的斜梁安装,适用范围广泛,应用灵活度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跨楼板劲钢混凝土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插钢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9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理疗的治疗仪
- 下一篇:热流道翻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