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7538.2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华露;杨健;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常云敏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镜头 模组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光学镜头由沿光轴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反射面的棱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4.5f12/f234‑2;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f234为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通过有效利用空间,缩短光学镜头的轴向长度,实现长焦特性,节省光学镜头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相机)的普及,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件的流行,人们对于摄影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摄像镜头已经成为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标配,摄像镜头的性能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便携式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了获得摄像镜头长焦特性,需增长摄像镜头的总长,导致摄像镜头的横向距离增大,不满足电子设备轻薄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光学镜头、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反射面的棱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
具有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
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4.5f12/f234-2;
f12为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f234为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
如此,合理配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组合有效焦距的比值,有助于避免前两个透镜产生较大的球差,合理设置各透镜组有效焦距,即缩短光学镜头总长,又可实现长焦特性,提高像差校正能力,使光学镜头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通过直角棱镜使光线发生偏转,使光学镜头为一潜望式结构,进而有效利用空间,缩短光学镜头轴向长度,实现长焦特性,节省光学镜头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3.3°/mmCRA1/(2*SD42)6.3°/mm;
其中,CRA1为所述光学镜头成像面上1.0视场的主光线入射角,SD4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
当满足上述关系时,合理设置所述光学镜头成像面上1.0视场的主光线入射角和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的比值,有利于所述光学镜头更好地匹配芯片,且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的合理配置有助于边缘视场光线以较大的光照度过渡到像面上,从而提升了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5ET3/(|SAG31|+|SAG32|)6;
其中,ET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边厚值,SAG31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轴上距离,SAG32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轴上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7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增白剂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触点开关的弹簧机械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