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随行电缆的张紧及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6712.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6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望岳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4 | 分类号: | B66B7/04;B66B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中宇天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48 | 代理人: | 武洪雨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随行 电缆 导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随行电缆的张紧及导向装置,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随行电缆的占用井道空间过大以及在运行过程中晃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随行电缆,还包括滑轮、重块、导向组件;所述随行电缆从所述滑轮的下部绕过,所述重块与所述滑轮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在所述滑轮上下移动时限制所述滑轮在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随行电缆的张紧及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垂直升降电梯的随行电缆普遍采用自然下垂的方式安装,安装位置选择在井道与轿厢之间的预留空间,此种安装固定方式存在下述缺点:
1、随行电缆需要安装在相对独立的井道空间,对于井道空间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
2、随行电缆靠自重下垂并在最低处向上折返,在其向上折返处的转弯半径为随行电缆的自然弯曲半径,自然弯曲半径的尺寸较大,所以在轿厢上下运行过程中,随行电缆容易刮碰周围的物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随行电缆下垂的部分容易产生晃动,容易与井道壁或井道内的钢结构框架产生摩擦或刮碰,从而使随行电缆受损;
4、随行电缆在上下运行过程中,随行电缆因摩擦或刮碰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电梯的降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随行电缆的张紧及导向装置,其包括随行电缆,还包括滑轮、重块、导向组件;所述随行电缆从所述滑轮的下部绕过,所述重块与所述滑轮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在所述滑轮上下移动时限制所述滑轮在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重块挂装在所述滑轮的转轴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的包括导向连接件和导向绳索,所述导向连接件与所述重块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导向连接件设置有穿孔,所述导向绳索竖直设置并贯穿所述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连接件呈直角角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连接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绳索的数量对应所述导向连接件设置有至少两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绳索的至少一端连接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所述导向绳索未连接张紧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轮的轮缘槽形状为U型或工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重锤实现随行电缆的垂直张紧,从而减小其转弯半径,减小其运行过程中占用的井道空间。同时通过采用定位钢丝绳对随行电缆重锤的竖直运行轨迹进行定位,以确保随行电缆在运行过程当中不会出现晃动,不会刮碰到周边的其他物体,从而保证了随行电缆运行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井道支架;2、随行电缆;3、滑轮;4、重块;41、U型槽;51、导向连接件;511、穿孔;52、导向绳索;53、张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随行电缆2的张紧及导向装置,包括随行电缆2和井道支架1,还包括滑轮3、重块4以及导向组件。重块4与滑轮3连接,导向组件用于在滑轮3上下移动时限制滑轮3在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望岳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望岳电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6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器电阻测试工装
- 下一篇:一种气泵环保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