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护指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6521.5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6 | 代理人: | 罗攀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指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保护指套,该保护指套包括形成为中空结构并适于穿戴于食指和拇指上的食指部(1)和拇指部(2),并具有与所述食指部(1)和拇指部(2)连接为一体的囊腔(4),该囊腔(4)设置为允许容纳从安瓿瓶掰下的乳头。在需要打开安瓿瓶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保护指套穿戴于食指和拇指上,以免安瓿瓶意外碎裂造成的伤害,并可以将从安瓿瓶掰下的乳头置于囊腔中,在该囊腔的包裹状态下将其放入医疗废物收集容器中,避免医废处理人员在处理医疗垃圾过程中误触乳头断口造成划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用于辅助打开安瓿瓶的保护指套。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常用于存放注射用药液,或用于包装口服液,在开启前先用砂轮在瓶颈处切出划痕,消毒瓶颈,将安瓿瓶的乳头向上,使药液全部流入瓶内,然后将瓶颈折断即可。
医护人员现实中需要开启五花八门、大小不一的安瓿瓶,现有的开启方法一般是直接用手掰开安瓿瓶或者敲开安瓿瓶,甚至直接用手指弹开,但是这些方法容易弄碎安瓿瓶,导致手指扎伤和玻璃碎片飞溅,安全性差,容易散落造成二伤害。
为防止意外伤害,一些医护人员利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瓶进行开瓶操作,但是这种操作比较费时,且纱布面积大,操作不便。在遇到抢救病人时,会短时急需大量安瓿瓶药液,用纱布包裹安瓿瓶进行操作会影响医务人员的抢救时间。
另外,现有技术还使用指套防止意外伤害,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845110U公开的一种保护指套,它包括食指部、拇指部和连接部,均为中空结构,食指部和拇指部分别设置在连接部上,并且分别与连接部内部相通。其中,食指部和拇指部侧壁包括防水层和防滑层,该防滑层在防水层的表面。这种保护指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操作者的意外伤害,但是生产成本较高,且对于被掰下来的玻璃安瓿瓶乳头没有处理,容易对医疗垃圾处理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指套,该保护指套结构简单,可以及时将从玻璃安瓿瓶掰下的乳头容纳起来,有效降低医废处理人员在处理医疗垃圾时的划伤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指套,该保护指套包括形成为中空结构以能够穿戴于食指和拇指上的食指部和拇指部,并具有与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连接为一体的囊腔,该囊腔设置为允许容纳从安瓿瓶掰下的乳头。
优选地,所述保护指套包括连接于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的指跟处的连接部,所述囊腔通过该连接部与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连接为一体并向远离该食指部和拇指部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连通的中空结构并在底端开口,以允许所述食指和拇指通过该开口伸入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所述开口周缘设有松紧结构。
优选地,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优选地,在自然伸展状态下,所述食指部与所述拇指部之间的夹角为不小于60°的锐角。
优选地,在自然伸展状态下,所述食指部与所述拇指部彼此相接的指根处呈弧形过渡。
优选地,所述囊腔形成为袋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囊腔的开口朝向所述食指部和拇指部所在的一侧。
优选地,在自然伸展状态下,所述囊腔具有弧形轮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打开安瓿瓶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保护指套穿戴于食指和拇指上,以免安瓿瓶意外碎裂造成的伤害,并可以将从安瓿瓶掰下的乳头置于囊腔中,在该囊腔的包裹状态下将其放入医疗废物收集容器中,避免医废处理人员在处理医疗垃圾过程中误触乳头断口造成划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6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型针型手术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