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用联合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6501.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9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乌海硝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7 | 分类号: | B01D53/77;B01D53/50;B01D53/56;B01D53/75;B01D53/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联合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废气处理用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处理罐、超重力脱硫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流程简单,采用的技术先进,采用超重力脱硫装置和静电除雾装置,有效的脱出二氧化硫,采用臭氧发生装置和循环氨水有效的脱硝,进一步脱硫处理,使操作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采用圆形分散器,能有效增加废气与吸收剂的接触时间,提高废气与吸收剂的掺混程度,以达到废气排放要求,经检测合格后通过三通阀排放。根据检测数据分析,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效的了解废气处理过程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气处理用联合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燃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废气越来越多,且在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污染物危害性大,且应用在各个工业领域,造成温室效应、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废气的排放的控制是非常必要,近年来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和限制,以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
目前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有氨法、双氧水法、钠减法等湿法工艺,较为成熟的脱硝方法有:烟气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SNCR-SCR联合脱硝法,针对SCR脱硝来说催化剂的消费量很大,还需增加还原剂制氨设备和喷射装置,设备投资高,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占地空间大和后期改造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废气处理用联合脱硫脱硝装置,采用超重力脱硫装置、氨液循环吸收装置、臭氧氧化装置来对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从而提高废气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用联合脱硫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气处理用联合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处理罐、超重力脱硫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所述处理罐的上侧壁的中间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处理罐的上侧壁的左侧法兰连接有进气管线,所述处理罐的内腔的中间固定设置有超重力脱硫装置,所述处理罐的左方固定设置有静电除雾装置,所述处理罐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处理罐的右方固定设置有氨水循环槽,所述处理罐的内腔填充有吸收液,所述处理罐的左方固定设置有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空气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内腔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液体分布器,所述处理罐的内腔的中间固定设置有除沫器,所述处理罐的内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圆形分散器。
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右侧壁固定设置有排气管线,所述处理罐的下侧壁固定设置有排液管线,所述处理罐的左侧壁法兰连接有第二泵的进口,所述第二泵的出口固定设置有静电除雾装置,所述静电除雾装置的上侧壁法兰连接有一级回流管线。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右侧壁管道连接有第一泵的进口,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管道连接有圆形分散器
优选的,所述氨水循环槽的左侧壁管道连接有第三泵的出口,所述第三泵的进口与处理罐的右侧壁的底部管道连接,所述氨水循环槽的上侧壁法兰连接有二级回流管线,所述二级回流管线与处理罐的右侧壁的中间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线与在线检测装置管道连接,所述在线检测装置的右侧壁法兰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上出口法兰连接有三级回流管线,所述三级回流管线与处理罐的上侧壁法兰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右出口固定设置有排气烟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空间较小,结构流程简单,通过超重力脱硫装置和静电除雾装置进行循环脱硫处理,采用臭氧发生装置和循环氨水有效的脱硝,进一步脱硫处理,使操作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采用圆形分散器,能有效增加废气与吸收剂的接触时间,提高废气与吸收剂的掺混程度,通过臭氧发生装置和氨水进行循环脱硝处理,并设计有在线检测装置,以确保排放达到环保标准要求,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乌海硝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能乌海硝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6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