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6472.5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机;方一泓;陈玉婷;卢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02;C12M1/38;C12M1/34;C12M1/12;C12M1/00;B04B3/00;B04B7/18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属于酶解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主支撑杆,三个主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的内表面黏合设置有加热层,且加热层的顶部连通设置于外部加热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嵌设有罐体,且罐体的外表面连通设置有外部温度测量装置,罐体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该酶解分离一体机,可以通过自吸泵为循环水管供水对罐体进行降温,以及加热层对罐体进行加热,合理控制温度,再配合搅动电机带动的主搅动杆与辅搅动杆对酶解液进行搅拌,更好的控制温度,为酶提供合适的温度,促进酶解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酶解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
背景技术
生物酶解技术应用于人类健康、农业、工业与环境,在其它领域也有一些应用,应用范围广阔,在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最多,已经成功形成生产力用于人类健康工程,生物酶解技术的基础学科依据是通过酶的作用使物质得到充分分解,得到生物工程需要的提取物。
目前市面上的酶解分离一体机大都是先进行酶解,后续再进行分离,但是存在酶解的温度条件无法精准把控,导致温度过高部分酶被高温分解,丧失作用,造成资源浪费,温度过低的部分酶解效率过低,生产效率低下,罐体的内部搅拌不均匀也同样无法保证合适温度条件,而且分离很多都是采用静置分离,在静置分层后,通过人工开关设在装置底部的阀门将杂质和酶解液进行分离,这样的方式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而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高,分离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它可以实现通过加热和循环水冷,以及搅动合理调控酶解温度,同时利用离心方式与离子膜快速分离杂质和酶解液。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酶解分离一体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主支撑杆,三个所述主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黏合设置有加热层,且加热层的顶部连通设置于外部加热装置,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嵌设有罐体,且罐体的外表面连通设置有外部温度测量装置,所述罐体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下端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自吸泵,所述水箱的左侧开设有输出口,所述自吸泵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输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左端通过输水管连通设置于自吸泵的输入端,所述进水管的左端通过输水管连通设置于输出口,所述罐体的外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搅动电机,所述搅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罐体的内侧顶部中心处,所述搅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外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辅搅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搅动杆,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辅支撑杆,三个辅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离心箱,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离心电机,所述离心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离心箱的内侧底部中心处,所述离心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且托盘位于离心箱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三个所述主支撑杆呈圆周均匀分布,三个所述辅支撑杆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循环水管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罐体的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下端贯穿至离心箱的内侧顶部,所述出料管的圆周表面连通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心箱的内侧顶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托盘的顶部位于环形凹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盘的外部圆周表面嵌设有多个离子膜,所述离心箱的右侧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圆周表面连通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6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眼镜装配的铰链装夹装置
- 下一篇:保护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