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撑后挖钻孔灌注桩与斜向H型钢围护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23911.7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1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石;邱俊男;谢晓东;刘国锋;谢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4;E02D5/16;E02D5/34;E02D5/46;E02D5/7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撑后挖 钻孔 灌注 型钢 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先撑后挖钻孔灌注桩与斜向H型钢围护,所述围护包括压顶圈梁、钻孔灌注桩以及一组H型钢;所述H型钢的一端与所述压顶圈梁连接固定,并呈15度~45度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H型钢为预制,施工方便;无需支撑,造价低,节能环保,推广便利;兼有加筋抗滑、挡土、止水等多重作用,围护范围内土体的抗滑能力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先撑后挖钻孔灌注桩与斜向H型钢围护。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支护技术中使用的围护结构形式一般采用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或钻孔灌注桩+坑内水平支撑。
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特征是该挡土结构由纵横多列连续搭接的“格栅状”水泥土桩组成,所述水泥土桩是以水泥系材料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采用喷浆施工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有一定厚度和嵌固深度的加固体挡墙,依靠墙体自重、墙底摩阻力和墙前基坑开挖面以下土体的被动土压力稳定墙体,以满足围护墙的整体稳定、抗倾稳定、抗滑稳定和控制墙体变形等要求。其优点是: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快速挖土,兼有挡土和止水的双重功能。缺点在于:位移控制能力较弱、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经济性一般。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是在连续搭接的三轴水泥土桩内插入型钢形成的复合挡土隔水结构。其优点是:适用土质范围较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防渗性能好、环保节能、适用土层范围广、工期短、投资省等。缺点是:基坑每米造价较高和随工期变化,且施工要求较高,水泥土桩成桩质量不易控制。
钻孔灌注桩+坑内支撑的优点是:适用土质、土层范围较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缺点在于:对于浅层基坑的每米造价较高,且内支撑对挖土带来不便,后期支撑须拆除,影响工期。
综上所述,目前的基坑支护结构还没有比较经济、安全,节能环保、施工快捷的围护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先撑后挖钻孔灌注桩与斜向H型钢围护,该围护通过在基坑边线外一定距离设置由压顶圈梁、钻孔灌注桩以及一组斜向H型钢组成的装配式结构,以达到增强基坑坑壁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造价可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先撑后挖钻孔灌注桩与斜向H型钢围护,所述围护包括压顶圈梁、钻孔灌注桩、以及一组斜向H型钢;所述斜向H型钢的一端与所述压顶圈梁连接固定,在所述压顶圈梁配筋中焊接所述斜向H型钢,并与所述钻孔灌注桩呈15°~45°角度设置。
所述斜向H型钢至少由一排斜向H型钢构成。
所述斜向H型钢间距根据围压布置。
所述的连接固定是指所述钻孔灌注桩、斜向H型钢的一端整浇在所述压顶圈梁中。
所述斜向H型钢与所述钻孔灌注桩需交错布置。
所述的斜向H型钢是施作在斜向高压旋喷桩或单轴水泥搅拌桩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兼备加筋、挡土、止水多重作用,约束了土体变形,增强了基坑坑壁稳定性,可直立开挖,避免了常规放坡开挖方法占用场地面大的问题,同时大幅减小常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体量,克服其施工速度慢,造价高,墙体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且造价可控,克服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造价因工期变化的缺点;利用斜向H型钢为装配式构件,现场施工完毕无需额外养护等特点,施工工期减少,经济性可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坑围护剖面示意图
1压顶圈梁、2钻孔灌注桩、3斜向H型钢
4高压旋喷桩或单轴水泥搅拌桩
图2、为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形式
1压顶圈梁、2斜向H型钢、3钻孔灌注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3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铰牙式气管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集热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