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辊辊套内孔消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2425.3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4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煜琨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辊辊套内孔 消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辊辊套内孔消气装置,包括连铸辊套,所述连铸辊套的内壁沿左右方向设置有键槽,所述连铸辊套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键槽相连通,所述连铸辊套的内部设置有铜管,所述铜管的外侧面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铜管位于通气槽处设置有凸壁,所述凸壁的内侧设置有减压腔,所述减压腔与铜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凸壁的倾斜一侧设置有毛细孔,所述连铸辊套的左侧面设置有供水仓。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槽与键槽的作用可以削减连铸辊套与连铸辊连接过程中,两者间气体的作用使过渡配合变得困难的问题,之后通过铜管换热将空气带出,使连铸辊套与连铸辊连接可靠性,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晃动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辊辊套内孔消气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即为连续铸钢的简称。在钢铁厂生产各类钢铁产品过程中,使用钢水凝固成型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模铸法和连续铸钢法。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连铸技术是一项把钢水直接浇注成形的先进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连铸技术具有大幅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节约能源等显著优势。
在连铸过程中使用连铸辊套与连铸件进行接触,并在接触面进行接触,进而使接触面的冷却速度大于内部,得到优良的连铸件,连铸辊套安装在连铸辊上,为了保证传动的稳定性,两者使用键连接,同时接触面为过渡配合,这就使两者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空气压力的原因,使安装变得困难,因此需要消除两者之间的空气,使安装变得容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铸辊辊套内孔消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铸辊辊套内孔消气装置,包括连铸辊套,所述连铸辊套的内壁沿左右方向设置有键槽,所述连铸辊套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键槽相连通,所述连铸辊套的内部设置有铜管,所述铜管的外侧面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铜管位于通气槽处设置有凸壁,所述凸壁的内侧设置有减压腔,所述减压腔与铜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凸壁的倾斜一侧设置有毛细孔,所述连铸辊套的左侧面设置有供水仓,所述供水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铜管的两端与供水仓滑动连接,且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所述连铸辊套的右侧面设置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和后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毛细孔与通气槽平行,所述通气槽与环形槽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压腔在铜管处向供水仓一侧倾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供水仓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后盖位于密封垫的右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铜管远离供水仓的一端伸入排气腔内,且端部与密封垫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铜管呈U形,且远离供水仓的一端呈弧形,所述通气槽朝向环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铜管的内部与供水仓的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连铸辊辊套内孔消气装置,通过环形槽与键槽的作用可以削减连铸辊套与连铸辊连接过程中,两者间气体的作用使过渡配合变得困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煜琨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煜琨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2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磨机水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医生用辅助牵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