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具输送测井井口电缆减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22033.7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0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邢大路;王桂丽;李向华;任庆泉;魏建宝;林峰;刘俊臣;付继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E21B47/00;E21B47/017;H02G1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张文华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测井 井口 电缆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具输送测井井口电缆减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设有电缆导轮总成,所述底座底面固定设有辅助导轮总成;所述电缆导轮总成包括第一支架,所述支架为直角结构,其通过一直角边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且其两直角边上均安装第一导轮;所述辅助导轮总成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底面,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装第二导轮,所述井口电缆依次经过第二导轮、两个第一导轮,且电缆导轮总成与辅助导轮总成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开槽,所述井口电缆能够通过开槽穿过所述底座。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钻具输送测井时既能方便使用又能保护电缆,防止因电缆磨损造成电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下降,造成工程施工复杂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钻具输送测井井口电缆减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钻具输送测井施工时,电缆与钻具是同时入井的,按工艺要求施工时需将井口以上电缆拉向侧方,以便钻井队使用液压钳进行连接、拆卸钻具作业,这样就造成了井口处电缆与井口的直接接触,导致电缆磨损,同时受电缆拉出角度的影响,井口处电缆承受了较大的弯曲应力,对电缆的抗拉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极大影响。以往的井口导轮需要动用电焊将其焊接在井口钻台面,此种做法在高含气井作业时风险极大,且不能降低井口处电缆受到的弯曲应力,在施工中不能保证电缆在井口的安全。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钻具输送测井时既能方便使用又能保护电缆,防止因电缆磨损造成电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下降,造成工程施工复杂化的井口电缆减磨防护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钻具输送测井时既能方便使用又能保护电缆,防止因电缆磨损造成电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下降,造成工程施工复杂化的井口电缆减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钻具输送测井井口电缆减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设有电缆导轮总成,所述底座底面固定设有辅助导轮总成;
所述电缆导轮总成包括第一支架,所述支架为直角结构,其通过一直角边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且其两直角边上均安装第一导轮;所述辅助导轮总成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底面,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装第二导轮,所述井口电缆依次经过第二导轮、两个第一导轮,且电缆导轮总成与辅助导轮总成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开槽,所述井口电缆能够通过开槽穿过所述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上滑动安装滑块螺丝,所述滑块螺丝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且所述滑块能够进入钻盘销轴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面向所述滑块的一侧为斜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该斜面结构与钻井的井壁匹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一侧为直角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该直角面结构与钻井的井壁匹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均通过销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且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相较于所述销轴可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设有注油通道,通过向注油通道内注油能实现对导轮的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有提手。
进一步的,经过第二导轮、两个第一导轮后的所述井口电缆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该装置本身固定在钻台面上,避免了现场的动火焊接作业,降低了作业风险;同时电缆导轮总成和辅助导轮总成的特殊组合,为电缆提供了一种安全的运行路径,既避免了因井口处电缆与井口直接接触造成的电缆磨损,又增大了电缆在井口处的弯曲半径,降低了电缆所受的弯曲应力,有效的保护了电缆,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2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