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21991.2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2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东 |
| 主分类号: | B61D37/00 | 分类号: | B61D37/00;B61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杯子 动车 小桌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小桌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包括动车座椅靠背,所述动车座椅靠背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固定外壳,所述滑动固定外壳的四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钕磁铁,所述滑动固定外壳的顶端内侧接触连接有滑动限位装置,所述限位外壳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塑料桌板,所述塑料桌板的底端外侧接触连接有限位底板,所述限位底板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滑动固定外壳的底端外侧接触连接,所述限位底板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端外侧与滑动固定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本装置可以在前侧乘客调整靠背角度的时候,自动对塑料桌板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使塑料桌板的水平度始终保持在水平角度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小桌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
背景技术
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列车要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必须有动车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但可以不挂没有动力的拖车,动车的乘客车厢中会设置小桌板,方便人们使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动车乘客车厢中的小桌板,由于小桌板是安装在前方乘客座椅的靠背上的,如果前方乘客的座椅靠背调节角度后,会使小桌板发生倾斜,导致放物品不稳的情况,特别是杯子这种重心不稳的物品;
2、传统的动车乘客车厢中的小桌板,大多数都是通过固定转动轴转动实现小桌板的收纳与放下的,这样会使小桌板放下的时候划过的空间体积较大,由于动车车厢内的空间并不会很充足,在开合的时候会给人一种压迫感,有的时候还会碰到其他东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具有动车小桌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包括动车座椅靠背,所述动车座椅靠背的后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固定外壳,所述滑动固定外壳的四周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钕磁铁,所述滑动固定外壳的顶端内侧接触连接有滑动限位装置,所述滑动限位装置包括有限位外壳、微型减速电机、收线轮、尼龙软线、空心限位块、第一压缩弹簧、滑动轴、滑动限位头、碳纤维推杆、限位滑动片、第二压缩弹簧、滑动限位块、第二钕磁铁,且限位外壳的一端外侧与滑动固定外壳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外壳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塑料桌板,所述塑料桌板的底端外侧接触连接有限位底板,所述限位底板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滑动固定外壳的底端外侧接触连接,所述限位底板的左右两端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端外侧与滑动固定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优选的,所述限位底板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水平模块,所述限位底板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架,且第二转动支架的后端外侧与动车座椅靠背的前端外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优选的,所述限位外壳的一端内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微型减速电机,所述微型减速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的左右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尼龙软线,所述尼龙软线的末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空心限位块,且空心限位块的一端外侧与限位外壳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空心限位块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且第一压缩弹簧的末端外侧与限位外壳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限位块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放杯子的动车小桌板优选的,所述滑动轴的前后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头,且滑动限位头的一端外侧与空心限位块的一端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限位头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推杆,所述碳纤维推杆的末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动片,且限位滑动片的一端外侧与限位外壳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东,未经刘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1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