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引导下腕及指腱鞘炎治疗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0147.8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姚鹏飞;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10119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引导 腱鞘炎 治疗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下腕及指腱鞘炎治疗固定装置,包括底座、配重块、壳体、升降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配重块设置在底座的顶端中心位置,所述壳体安装在配重块的顶端中心位置,所述升降机构装配在壳体的内腔,所述支撑机构装配在升降机构的顶端。该超声引导下腕及指腱鞘炎治疗固定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可以调节支撑机构的位置高度,该装置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将其体位固定,避免由于患者的体位不配合而导致穿刺部位不准确或无法将药物精确注射到病变部位,大大提高穿刺针操作的成功率,同时,其操作简单便捷,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地调节其固定高度及角度,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使用灵活,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声引导下腕及指腱鞘炎治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两层之间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
目前,在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穿刺针准确到达病变部位给药,因而需要患者较长时间保持最佳体位,目前治疗时均是由患者自觉配合体位,但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因为疼痛或害怕而发生移动,若治疗过程中体位发生改变,那么难免会导致穿刺部位不准确或无法将药物精确注射到病变部位,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超声引导下腕及指腱鞘炎治疗固定装置对此来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引导下腕及指腱鞘炎治疗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引导下腕及指腱鞘炎治疗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
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中心位置;
壳体,安装在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中心位置;
升降机构,装配在所述壳体的内腔;
支撑机构,装配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所述螺杆的外壁底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所述螺杆的外壁顶端螺纹连接有支撑杆的一端,且支撑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壳体的前侧底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的一端,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进壳体的内腔且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形状呈矩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圆周前后两侧均对称开设有插孔,所述圆杆的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装配有束缚带,所述连接座的内腔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弹簧的一端,且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前后两端均对称安装有插杆的一端,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弹簧和连接座且延伸进相对应插孔的内腔,所述连接座的内腔后侧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出连接座的前端面且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固定缠绕有连接绳的一端,且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插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两个相邻插孔之间的间距为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0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猪养殖用投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血培养采集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