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20118.1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5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柏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B66F13/00;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工程 维修 保护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攀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连接条,连接条的顶部设有齿轮,齿轮的内部设有转杆,转杆的外侧设有罩体,罩体的内部设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外侧设有转轮,罩体的左侧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左侧设有下壳体,下壳体的左侧设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右侧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轴,螺纹杆的外侧设有一号滑板,下壳体的上方且位于活动板的左侧设有上壳体,上壳体左侧且位于活动板的内部设有一号T形板。该新型实用结构,通过一号电机调节下壳体的左右移动,二号电机调节上壳体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安全攀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攀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力在维修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攀登电力塔进行检修,电力塔普遍较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需要做好。
现有的电力维修方式多采用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搭配安全带进行攀登,攀登速度较慢,遇到较高的电力塔,工作效率很差,安全系数也大大的降低,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具备攀登快、工作效率高、安全系数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攀登慢、效率低、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攀登快、工作效率高、安全系数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罩体,罩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轮,罩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下壳体,下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右侧固定连接有贯穿下壳体内壁的螺纹杆,螺纹杆的另一端且位于下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定位轴,螺纹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一号滑板,下壳体的上方且位于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壳体,上壳体的内部与下壳体的内壁以及一号滑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杆,上壳体左侧且位于活动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T形板,上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
优选的,转轮与齿轮之间活动套接有转动带,用于转动带带动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底部的四周与下壳体的顶部之间均活动连接有滑杆,提高上壳体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同一侧的所述支杆之间活动连接有定位杆,提高支杆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内部设有与一号T形板相对应的长条槽,用于一号T 形板滑动。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两侧且位于底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二号T形板,便于下壳体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二号T形板相对应的长条槽,用于二号T 形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左侧底部的安装座的顶部且位于上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滑板,用于安装座移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电力工程维修的保护支架,通过一号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二号T形板移动,二号T形板带动下壳体移动,再通过连接条与转动带的组合使用,从而起到了平稳平行移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柏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柏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0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旋转耕边犁
- 下一篇:一种油性印刷分类晾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