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18333.8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眉忠 |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 |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 地址: | 034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除尘 脱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通过叶轮将碱水池中碱性吸收液扬起,扬起的水花在脱硫箱中分散、碰撞,与流经的烟气混合,完成脱硫、除尘与降温,净化后烟气通过引风机负压吸至烟囱底部,在烟气上升过程中,烟气中夹带的碱性吸收液滴通过其自身重力作用落至碱水池中。烟气与碱性吸收液反应后生成焦油沉入碱水池,定期清理后可实现二次销售。本降温除尘脱硫系统结构简单,脱硫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势在必行。目前,按脱硫工艺在生产中所处的部位不同可采用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三种脱硫方式。其中,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是目前世界上控制二氧化硫气体污染所采用的主要手段。该脱硫技术有很多种,按脱硫工艺的反应状态大致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其中,湿法脱硫技术以其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而应用的最为广泛。
湿法脱硫技术的方法是在吸收罐体内装有碱性吸收液,该碱性吸收液一般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在吸收罐体上还连接有进气管、出气管和喷淋装置,通过将碱性吸收液不断喷淋与吸收罐中烟气混合,此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将与碱性吸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烟气再从出气管排出,由此避免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该方法对装置要求高,造价大,且不易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通过将叶轮作为喷淋装置,将碱性吸收液扬到脱硫箱与烟气混合完成脱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包括碱水池与冲洗装置,所述碱水池内盛放碱性吸收液;所述碱水池上方设置有脱硫箱,所述脱硫箱与所述碱水池相通;所述冲洗装置采用叶轮,所述叶轮上端部设置在脱硫箱内,叶轮下端部设置在碱水池内,并浸入所述碱性吸收液中;所述脱硫箱相对侧端面分别设置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别与脱硫箱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部连通烟道气出口,所述第二管道出口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出口连通烟囱底部,所述烟囱设置在碱水池上方并与碱水池连通;所述引风机风速大于叶轮旋转线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线方向与叶轮旋转最高点切线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烟囱高度为15m。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的旋转轴在碱性吸收液液面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的扇叶远离旋转中心端部设置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的扇叶上开设有若干孔。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最高点低于第一管道中心线且高于第一管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碱性吸收液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通过叶轮将碱水池中碱性吸收液扬起,扬起的水花在脱硫箱中分散、碰撞,与流经的烟气混合,完成脱硫、除尘与降温,净化后烟气为夹带有碱性吸收液的水雾气,通过引风机负压吸至烟囱底部,在烟气上升过程中,烟气中夹带的碱性吸收液滴通过其自身重力作用落至碱水池中。烟气与碱性吸收液反应后生成焦油沉入碱水池,定期清理后可实现二次销售。本降温除尘脱硫系统结构简单,脱硫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降温除尘脱硫系统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眉忠,未经丁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8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抽条机
- 下一篇:一次性无菌肛肠套扎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