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4346.8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8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培鹏;吴仔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福明针纺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22 | 分类号: | D02G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耐磨 效果 涤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包括中心丝体结构,所述中心丝体结构的外部设置有六个侧边丝体结构,且中心丝体结构与侧边丝体结构的结构一致,所述中心丝体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涤纶丝本体、第二涤纶丝本体与第三涤纶丝本体,所述基层的外壁呈等距固定连接有耐磨凸块,所述耐磨凸块与基层的外壁均设置有耐磨层。该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通过中心丝体结构与侧边丝体结构的配合使用,以中心丝体结构为中心,六个侧边丝体结构编织成网状,此时中心丝体结构位于编织网的中心,采用多个丝体结构编织成型,有利于提高涤纶丝整体的耐磨性能,也提高了涤纶丝整体的强度,其结构更加优化、设计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丝,具体是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
背景技术
涤沦丝的特性是可以抵受化学物质及经常洗涤,减少衣物退色及脱色现象,所以,酒店制服、石磨蓝牛仔衣物、运动服或者儿童服装都会用涤纶丝制造。相对而言,涤纶丝较人造丝坚韧。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其耐磨性能不佳,在使用的过程中,易被磨损,严重时会被磨断,其结构不够优化、设计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包括中心丝体结构,所述中心丝体结构的外部设置有六个侧边丝体结构,且中心丝体结构与侧边丝体结构的结构一致,所述中心丝体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涤纶丝本体、第二涤纶丝本体与第三涤纶丝本体,所述基层的外壁呈等距固定连接有耐磨凸块,所述耐磨凸块与基层的外壁均设置有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六个所述侧边丝体结构编织成网状,且中心丝体结构位于网状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层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涤纶丝本体与第二涤纶丝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体,所述基层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涤纶丝本体与第三涤纶丝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体,所述基层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涤纶丝本体与第三涤纶丝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强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层采用聚酰胺纤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强体、第二加强体与第三加强体均采用强度高的纤维材料制成,且第一加强体、第二加强体与第三加强体的结构大小均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通过中心丝体结构与侧边丝体结构的配合使用,以中心丝体结构为中心,六个侧边丝体结构编织成网状,此时中心丝体结构位于编织网的中心,采用多个丝体结构编织成型,有利于提高涤纶丝整体的耐磨性能,也提高了涤纶丝整体的强度,其结构更加优化、设计更加合理。
2、本实用通过耐磨凸块、基层、耐磨层、第一加强体、第一涤纶丝本体、第二加强体、第二涤纶丝本体、第三涤纶丝本体与第三加强体的配合使用,在基层的外部分别设置有耐磨凸块与耐磨层,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单个丝体结构的耐磨性能,从而提高了涤纶丝整体的耐磨性,耐磨效果机架,不易出现磨损断裂的情况,使用寿命长,且第一涤纶丝本体、第二加强体与第二涤纶丝本体的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单个丝体结构的强度性能,涤纶丝的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耐磨效果的涤纶丝中中心丝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福明针纺染整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福明针纺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4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