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牙槽骨植骨的网状支架与牙槽骨植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13883.0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涛;陈岗;李永峰;刘华蔚;王超;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C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丽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牙槽骨植骨 网状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牙槽骨植骨的网状支架与牙槽骨植骨结构,涉及口腔医疗器械领域。网状支架包括第一网孔区域以及设于第一网孔区域两侧的第二网孔区域,第一网孔区域中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网孔,第二网孔区域中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网孔,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网孔的孔径。本申请通过对网状支架进行分区设计,将使用时位于顶部的区域设计为较大孔隙,方便植入植骨材料,并且有利于表面的软组织对植骨材料的血供,同时将使用时位于下方的区域设计为较小孔隙,较小的孔隙能够保证在植骨材料逐层压实的过程中,植骨材料不容易流失,并且较小孔隙仍然可以保证表面的软组织对成骨材料的血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牙槽骨植骨的网状支架与牙槽骨植骨结构。
背景技术
人类牙槽骨延续于上下颌骨体部,是支持牙齿萌出及咀嚼力传导的重要颌面部支撑结构,同时还对稳定牙弓形态和功能,实现语言、呼吸、咀嚼功能,维护颌面部美观等具有重要影响。慢性炎症、创伤、肿瘤、发育缺陷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牙槽骨组织缺损,从而造成口颌功能和面部外形异常。
对于牙缺失伴局部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的病例,临床上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植骨进行修复,以保证后续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顺利进行。所述修复的方式通常为:通过在牙槽骨缺损处填充自体骨与骨粉后然后覆盖一层可吸收(或不可吸收)屏障膜或者金属钛网用于固定,最后缝合牙龈软组织,等待新生骨骼生成。
个性化钛网作为支架材料,用于牙槽骨缺损的植骨手术时,无需费力的术中塑形,减少了手术时间,并且和植骨床更加贴合,更容易取得接近术前设计预期的成骨效果,因而比现有的成品钛网更适合用作牙槽骨缺损的植骨手术。但是目前个性化网状结构的孔隙设计缺乏标准,过大的孔隙容易造成植骨材料的流失,过小的孔隙植骨操作不便,且不利于表面的软组织的愈合,并影响植骨材料的血供。
另外,个性化钛网作为支架材料,用于牙槽骨缺损的植骨手术,在术后愈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口腔粘膜裂开,钛网暴露,植骨材料流失,影响成骨效果差甚至导致植骨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牙槽骨植骨的网状支架与牙槽骨植骨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用于牙槽骨植骨的网状支架,所述网状支架包括第一网孔区域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网孔区域两侧的第二网孔区域,所述第一网孔区域中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网孔,所述第二网孔区域中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网孔,所述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网孔的孔径。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牙槽骨植骨的网状支架可以为个性化网状支架(例如个性化钛网)、3D打印网状支架(例如3D打印钛网)、数字化网状支架(例如数字化钛网)、成品网状支架(例如成品钛网)或商品化网状支架(例如商品化钛网)等等。其中,个性化网状支架、3D打印网状支架、数字化网状支架均具有吻合患者口腔结构的三维立体结构,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成品网状支架、商品化网状支架均为平面结构,使用时需要首先对其进行弯折处理。
具体的,所述网状支架可以为平面结构或者弯曲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状支架呈外凸弯曲状,所述网状支架的顶点位于所述第一网孔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孔区域的两侧下端各自独立的位于从所述网状支架的顶点垂直向下1.5~3mm处,所述第二网孔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网孔区域下方。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孔的孔径为3~4mm,所述第二网孔的孔径为1~2mm。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状支架的材质为金属或有机材料。
可选的,所述金属为钛,所述有机材料为聚醚醚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牙槽骨植骨结构,包括上述网状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3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造纤维增强材料板的模块化模具
- 下一篇:一种防震电子通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