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纤维热熔均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13513.7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5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童钧;童勤荣;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畅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06 | 分类号: | D01D1/06;D01D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 地址: | 2154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纤维 均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纤维热熔均化器,包含管体、设置在管体表面的加热组件、设置在管体内的叶片;所述叶片呈螺旋状,且叶片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同轴放置,并且叶片的直径小于管体的内径;所述叶片通过多根连接杆与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增加静态的叶片,能改变熔体的流动方向,使熔体得到充分混合,不仅各种色母粒分子能均匀与熔体混合,而且对不同物性原料,如特性粘度不同等也能相互匀合,保持熔体物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后序工段的加工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纤维加工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短纤维热熔均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对污染大户印染行业的大力整顿,一种原液着色纤维制造替代后序纤维印染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对聚酯熔体进行混合的工序主要集中于螺杆挤出机的后半部,由于熔体在这一阶段停留时间短,导致颜料或染料与聚酯熔体不能充分融合,会造成色差丝,且加上现有聚酯行业竞争激烈,原料使用多样性,有时几种不同物性的原料一起使用,也不能相互匀合,容易造成纺丝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熔体得到充分搅拌混合的短纤维热熔均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纤维热熔均化器,包含管体、设置在管体表面的加热组件、设置在管体内的叶片;所述叶片呈螺旋状,且叶片的轴线与管体的轴线同轴放置,并且叶片的直径小于管体的内径;所述叶片通过多根连接杆与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叶片设置有两个,且沿管体的轴线方向间隔放置,并且旋向相反。
优选的,多根所述连接杆沿叶片的边沿圆周均匀放置。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管壁呈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管体外壁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管体的两端,且均与管体的管壁连通。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盘。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增加静态的叶片,能改变熔体的流动方向,使熔体得到充分混合,不仅各种色母粒分子能均匀与熔体混合,而且对不同物性原料,如特性粘度不同等也能相互匀合,保持熔体物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后序工段的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纤维热熔均化器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纤维热熔均化器的侧面图。
其中:1、管体;2、法兰盘;3、进油口;4、叶片;5、中空结构;6、出油口;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纤维热熔均化器,包含管体1、设置在管体1表面的加热组件、设置在管体1内的叶片4;所述叶片4呈螺旋状,且叶片4的轴线与管体1的轴线同轴放置,并且叶片4的直径小于管体1的内径;所述叶片4通过多根连接杆7与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工作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纤维热熔均化器安装在进入纺丝箱体前的管路上,由于熔体在管路中流动横向存在着速度差,易造成熔体分层现象,通过在管体1内增加静态的叶片4,能改变熔体的流动方向,使熔体横向速度差不断的相互改变,以达到熔体相互混融的效果,且通过加热组件能给熔体持续加热,保证熔体的流动性。
进一步,所述叶片4设置有两个,且沿管体1的轴线方向间隔放置,并且旋向相反;由于两个叶片4的旋向相反,能进一步提高熔体相互混融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畅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畅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3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转换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短纤维热熔均化螺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