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口智能道闸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12412.8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杨光;何昆霖;孙国胜;荆荆;闫哲;刘燕明;付海龙;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讯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9/30 | 分类号: | B61L29/30;B61L29/32;B61L29/16;B61L29/22;B61L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立波 |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口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口智能道闸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组道闸,设置在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交叉路口,用于开放或封闭所述交叉路口的公共交通侧;感知控制集成设备,设置在轨道旁,并通过交换机与所述多组道闸相连接,用于感知所述交叉路口的交通情况,并根据所述交通情况控制所述多组道闸开放或封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口智能道闸系统,通过设置在轨道旁的感知控制集成设备感知所述交叉路口的交通情况,并根据所述交通情况控制设置在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交叉路口的多组道闸开放或封闭,能够根据交通情况智能地控制道闸的起落,保证交通安全,且无需人工参与,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口智能道闸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轨电车路权分为全封闭路权、半独立路权和混行路权。半独立路权是指有轨电车在一般路段上与交通完全隔离,而在交叉口与道路交通分享路权的形式。大多数有轨电车是以城市道路为基础,主要是在地面铺设轨道,采用人工驾驶、交叉路口优先通行的非独立路权行车模式。有轨电车的轨行区和行车区域没有专门的围栏隔开,与行人及社会车辆混行,因此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现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下,虽然有轨电车在专用轨道上运行,享有空间优先权,但相比于封闭专用轨道的地铁来说,在运行准时性和可靠性上存在明显的差距。最大的原因是有轨电车与其他社会车辆之间存在通行权冲突,同时在行人及社会车辆通过共享路权的交叉口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有轨电车运营的准时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当前运营的有轨电车,大多采用优先路权模式,即在有轨电车与公共交通共享路权的交叉路口,在保证不对整个交叉口或者干线车辆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的前提下,有轨电车享有比其它社会车辆优先通过的权利。通过协调控制有轨电车轨道交通专用信号灯和道路交通信号灯系统,从而让有轨电车和其它社会交通按照信号灯规则通过。根据运营情况来看,会存在行人及社会车辆闯红灯穿越,在路口内停留等违规情况,同时对于有轨电车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及快速反应有着更高的要求,给运营安全带来诸多隐患。
在有轨电车设计运营线路中,经常遇到有轨电车与市政交通的道路交叉的情况,行人及车辆在视野不充分的情况下有时很难发现即将到达的有轨电车,由此可能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在有轨电车到达之前将路口封闭,待有轨电车通过后,再开启路口。
路口虽然有红绿灯,但行人的行为不可预测性强,经常不看红绿灯就冲过路口,非常的危险。现行的方案一般都是人工在路口用警戒彩带布条或者防护栏将路口封闭,通过这种方法将行人和车辆拦截在路口之外,等电车通过后再开放路口。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人工执行有时滞后,有时脱岗,有出错情况,会造成路口存在不安全状态;
2、人工的长期成本比较高;
3、有轨电车全天运行18小时以上,人工长期驻守路口存在懈怠情况,有可能造成行人及车辆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道口智能道闸系统,能够根据交通情况智能控制道闸的起落,保证交通安全,且无需人工参与,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道口智能道闸系统,该系统包括:
多组道闸,设置在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交叉路口,用于开放或封闭所述交叉路口的公共交通侧;
感知控制集成设备,设置在轨道旁,并通过交换机与所述多组道闸相连接,用于感知所述交叉路口的交通情况,并根据所述交通情况控制所述多组道闸开放或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讯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联讯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2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