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驱曳引机的卷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11446.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5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蒙纳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5/06 | 分类号: | B66B15/06;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曳引机 卷筒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驱曳引机的卷筒组件,包括卷筒,所述卷筒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收卷外部钢绳的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在卷筒的轴线上间隔设置并且均成螺旋状分布,第一曳引槽包括靠近第二曳引槽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二曳引槽的第二端部,第二曳引槽包括靠近第一曳引槽的第三端部以及远离第一曳引槽的第四端部,卷筒在其轴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钢绳连接孔和第二钢绳连接孔,卷筒上设有与第一曳引槽的第二端部连通的第一通孔,卷筒上设有与第二曳引槽的第四端部连通的第二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驱曳引机的卷筒组件,其可同时收卷两根钢绳,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中的曳引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强驱曳引机的卷筒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电梯或别墅电梯采用以下三种:1、液压式;2、曳引式;3卷筒强制驱动式。
一般的卷筒强制驱动式是由异步电机加减速箱驱动卷筒转动,卷筒收卷钢绳带动电梯上下运行,然而这种卷筒只能收卷一根钢绳,为了电梯的运行安全,常设置两根钢绳,从而带动电梯运行,因此需要设置两个卷筒强制驱动式曳引机,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驱曳引机的卷筒组件,其可同时收卷两根钢绳,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驱曳引机的卷筒组件,包括卷筒,所述卷筒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收卷外部钢绳的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在卷筒的轴线上间隔设置并且均成螺旋状分布,第一曳引槽包括靠近第二曳引槽的第一端部以及远离第二曳引槽的第二端部,第二曳引槽包括靠近第一曳引槽的第三端部以及远离第一曳引槽的第四端部,卷筒在其轴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钢绳连接孔和第二钢绳连接孔,卷筒上设有与第一曳引槽的第二端部连通的第一通孔,卷筒上设有与第二曳引槽的第四端部连通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分别成螺旋状分布,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的形状分别与钢绳的形状相适配,其中一根钢绳的端部连接在第一钢绳连接孔处,并且该钢绳穿设第一通孔与电梯连接,其中另一根钢绳的端部连接在第二钢绳连接孔处,并且该钢绳穿设第二通孔与电梯连接,曳引机的驱动轴带动卷筒转动时,卷筒可对两根钢绳同时进行卷收,并且在收卷的过程中,两根钢绳逐渐收拢,无需设置两个曳引机分别对两根钢绳进行收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两两对称设置,第一曳引槽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曳引槽的第三端部贴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贴临设置指的是:第一曳引槽的第一端部的侧壁与第二曳引槽的第三端部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减小了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之间的间距,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位置和结构设计合理,可充分利用卷筒外周面,这样两根钢绳收卷后能够尽量收拢,并且在收拢的过程中同步进行,不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卷筒包括安装部和卷收部,所述卷收部和安装部的截面均成圆环状设置,第一曳引槽和第二曳引槽设置在卷收部的外周面,安装部内套于卷收部,安装部通过加强块连接在卷收部上,安装部上设有供外部驱动轴穿设的第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安装部和卷收部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分体装配,这样可降低整个卷筒的制造成本,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三通孔的内侧面沿卷筒的轴向设有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卷筒通过键与键槽的结构实现与外部驱动轴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加强块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均匀分布在安装部的外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强块分别与安装部和卷收部一体连接,并且各加强块位置设计合理,卷筒的受力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蒙纳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蒙纳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11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