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用带有套管的盘管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09714.X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睿;陈宗凯;谷友强;孙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宝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喻期彪 |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上升 余热 回收 带有 套管 盘管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用带有套管的盘管式换热器,属于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双螺旋管段的一端与弯管段A的下端焊接,弯管段A的上端弯曲90度后贯穿设置在支撑座(1)的圆环上,双螺旋管段的另一端螺旋向下伸出,到上升管底部后向上弯折继续螺旋向上伸出,伸出端与弯管段B的下端焊接,弯管段B的上端弯曲90度后贯穿设置在支撑座(1)的圆环上;弯管段A和弯管段B的外部均套设外层护套管(4),弯管段A和弯管段B与外层护套管(4)之间均填充耐火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在荒煤气经过内层换热管下部双螺旋管部分取热降温后,阻隔在内层换热管上部弯管段部分取热,从而实现焦油不易析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用带有套管的盘管式换热器,属于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焦炉在炼焦过程中,炭化室出口荒煤气温度约为650-750℃左右,荒煤气经上升管后进入桥管,在桥管段经喷洒的氨水冷却后进入集气管,此时荒煤气温度降低到82℃。上升管由筒体、桥管和翻板座 (又称水封阀阀体)构成。由荒煤气带走的热量占炼焦总热量的36%,用循环氨水降温极大地浪费了高温热源并给后道工序带来了大量的冷却水消耗。将这部分热量用于余热回收不仅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焦炉荒煤气余热资源,而且能解决焦化生产所需的蒸汽,实现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现有插入式换热器存在的问题是,随着热量被取走荒煤气温度在上升管中从下到上的过程中伴随着温度从高到低变化,当温度低于420℃时在换热器上部和桥管上部周边容易析出焦油,焦油燃烧产生的化学物质会污染空气,有违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另外,插入式换热器会占用荒煤气在上升管中的流通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荒煤气导出,因此需要尽量减小换热器的横截面积而又有足够的取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用带有套管的盘管式换热器,内层换热管上部弯管段部分为双层管结构,两者之间填充耐火保温材料,阻隔取热,从而解决上部结焦问题,内层换热管下部采用双螺旋换热管,有效地减小了占用的上升管横截面,同时未减小换热面积,保证了取热能力,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用带有套管的盘管式换热器,包含支撑座、进水法兰、出汽法兰、外层护套管和内层换热管,所述支撑座由上、下布置的环形盘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圆环组成,上、下环形盘两端均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处设有匹配的螺栓,将支撑座安装于上升管的水封盖与桥管之间;所述内层换热管为柱状结构,插入设置在上升管内,由相互连接的弯管段A、弯管段B和双螺旋管段组成,双螺旋管段的一端与弯管段A的下端连接,弯管段A的上端弯曲90度后贯穿设置在支撑座的圆环上,并与位于圆环外的进水法兰连接,双螺旋管段的另一端螺旋向下伸出,到上升管底部后向上弯折继续螺旋向上伸出,伸出端与弯管段B的下端连接,弯管段B的上端弯曲90度后贯穿设置在支撑座的圆环上,并与位于圆环外的出汽法兰连接;所述弯管段A和弯管段B结构相同,弯管段A和弯管段B的外部均套设外层护套管,弯管段A和弯管段B与外层护套管之间均填充耐火保温材料。
所述弯管段A上端与进水法兰焊接,焊缝未形成闭环,设有开口,下端与双螺旋管段一端焊接,焊缝形成闭环;弯管段B上端与出汽法兰焊接,焊缝未形成闭环,设有开口,下端与双螺旋管段另一端焊接,焊缝形成闭环。这样可以减小弯管段A、B取热,尽量避免换热器上部和桥管上部周边容易析出焦油。
所述上、下环形盘与水封盖、桥管之间均盘绕设有石棉绳,石棉绳用工业玻璃水浸泡过,用于密封。
所述圆环的内径与上、下环形盘的内径相同,圆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桥管的内径。
所述外层护套管的形状与弯管段A和弯管段B形状相同,均为90度弯管。
所述双螺旋管段由采用旋向相同两根换热管制成,两根换热管的底部焊接在一起,为U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宝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宝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9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线圈浸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轨道偏离预警及前方距离预警功能的记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