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09361.3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6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法卿;张红军;赵桂平;赵利涛;赵博文;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36;B66C15/00;B66C11/14;B66C9/08;B66C9/14 |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郑菊梅 | 
| 地址: | 454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电极 生产 用单梁 起重 装置 | ||
1.一种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包括行车主梁、移动车体、电动葫芦、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主梁的上表面设有沿其长向前后滑动的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上安装有电动葫芦,所述移动车体的一侧设有定滑轮,所述电动葫芦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上绕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滚筒固定相连,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向下伸出、且伸出的一端绕过动滑轮组后与移动车体固定相连,所述动滑轮组的外部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吊钩,所述吊钩包括钩体和钩尖,所述钩尖嵌接在钩体的内腔中,所述钩尖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且钩尖的尾部沿周向向外设有第一挡沿,所述钩体的顶端设有连接件,所述钩体通过连接件与动滑轮组的固定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块翼板,所述翼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钩体的内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通过挡板固定在钩体内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钩尖的尾部固定相连,所述钩体的腔口端设有第三通孔,且钩体的腔口内部沿周向向内设有第二挡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孔径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与其孔径相匹配的插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尖完全伸至两块翼板之间时,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尖完全缩至钩体内部时,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沿和第二挡沿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上设置有防倾翻装置,所述防倾翻装置包括四个位于行车主梁顶面侧凸沿下方的反滚轮,所述四个反滚轮分别经轮轴装在移动车体的四个角部,构成滚动式的防脱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包括水平的固定平台和竖直对称设置在固定平台两侧的侧板,所述两侧板之间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经轴承装有行走轮,且行走轮位于行车主梁的上表面,所述行走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构成移动车体沿行车主梁前后滑动的行走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电极生产用单梁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呈台阶状的圆形,直径较小部分的轮体置于行车主梁上,直径较大部分的轮体置于行车主梁的外侧,构成行走轮的限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93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镍水质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低碳环保集装箱板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