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理疗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06602.9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8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H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理疗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理疗设备,包括承载块、头枕和环绕块,所述承载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环绕块,所述承载块的后侧固定连接头枕,所述头枕的内壁左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头枕的内壁右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由头枕内壁延伸至承载块内壁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摩块,所述转轴的中端前后两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二按摩块,所述第二按摩块的内壁设有发热块,所述承载块通过左端的环绕块内壁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承载块通过右端的环绕块内壁设有第二电机,涉及中医理疗设备技术领域,通过改变闷热和填充结构提高了佩戴舒适性,提高了可以供多样人群使用时的能力,提升了按摩加热理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理疗设备。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在中医中有时需要进行对患者进行理疗,通过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慢慢淘汰了人工手动按摩理疗,改用中医理疗设备了,中医理疗设备分为很多种比如颈椎、肩部、背部和足部等几大类,其中针对颈椎的中医理疗设备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但是传统的中医理疗设备在使用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传统的中医理疗设备存在:1.包裹环绕式使用时存在闷热佩戴不舒适的问题。2.很难适应多样人群的平躺式和环绕式使用的问题。3.加热和按摩的配合很难起到较好的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理疗设备,通过改变闷热和填充结构提高了佩戴舒适性,提高了可以供多样人群使用时的能力,提升了按摩加热理疗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承载块、头枕和环绕块,所述承载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环绕块,所述承载块的后侧固定连接头枕,所述头枕的内壁左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头枕的内壁右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由头枕内壁延伸至承载块内壁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前后两端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摩块,所述转轴的中端前后两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二按摩块,所述第二按摩块的内壁设有发热块,所述承载块通过左端的环绕块内壁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承载块通过右端的环绕块内壁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环绕块内壁传动连接有扇叶,所述环绕块前侧中端由内壁贯穿至外壁依次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环绕块前侧中端右侧由内壁贯穿至外壁依次设有第二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环绕块中端内壁通过母扣连接带左侧设有第一填充条,所述环绕块中端内壁通过公扣连接带右侧设有第一填充条。
优选的,所述环绕块内壁通过母扣连接带左侧设有第二填充条,所述环绕块内壁通过公扣连接带右侧设有第二填充条。
优选的,所述环绕块内壁通过承载块左侧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填充垫,所述承载块的底部内壁通过第一按摩块和第二按摩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填充垫。
优选的,所述承载块通过左侧的环绕块外壁依次固定连接有公扣连接带,所述承载块通过右侧的环绕块外壁依次固定连接有母扣连接带。
优选的,所述扇叶右侧通过左端的环绕块内壁设有通风槽,所述扇叶左侧通过环绕块内壁设有通风槽,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通过环绕块内壁连接通风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理疗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未经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6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筛的偏心式激振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理线结构的升降支架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