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防产品金属材质检测的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04298.4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9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白殿涛;马克辛;贾静;谢明远;李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因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 |
| 代理公司: |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 代理人: | 陈余才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防产品 金属 材质 检测 手持 荧光 光谱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材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用于消防产品金属材质检测的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包括光谱仪,所述的光谱仪的底部设置有手柄,所述的手柄的后面设置有用于持拿防脱的指套机构。本实用新型过在光谱仪的背面设置指套机构,通过持拿者的手指穿过设置的指环中对光谱仪进行持拿,通过指环的设置,在持拿时避免了光谱仪从手部滑落导致光谱仪损坏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软壳体与弹簧件,在进行握住持拿时,通过软体的软壳体以及能够收缩的弹簧件,可以调节持拿者与光谱仪之间的握力,在避免光谱仪从手部滑落的同时,保证手部持拿光谱仪时的舒适性,提高了使用者持拿光谱仪时稳定,有效提升了手持式光谱仪在使用时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消防产品金属材质检测的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
背景技术
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由棱镜或衍射光栅等构成,利用光谱仪可测量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阳光中的七色光是肉眼能分的部分(可见光),但若通过光谱仪将阳光分解,按波长排列,可见光只占光谱中很小的范围,其余都是肉眼无法分辨的光谱,如红外线、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等。通过光谱仪对光信息的抓取、以照相底片显影,或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显示和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这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卫生、金属工业等的检测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光谱仪的大小也越来越小巧,通常分为手持式光谱仪以及大型设备检测用的光谱仪,手持式光谱仪具有方便快捷,使用方便的特点,且检测的效率高,然而现有的手持式光谱仪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手持式光谱仪通常采用在底部设置手持式的手柄进行持拿,通过持拿对金属材质进行检测,然而光谱仪属于精密仪器,往往不能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以及硬性张力,容易导致光谱仪损坏,所以往往持拿者往往在拿放光谱仪时需要小心,然而持拿者手部与光谱仪之间往往只能靠手部握力进行持拿,存在掉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防产品金属材质检测的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防产品金属材质检测的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包括光谱仪,所述的光谱仪的底部设置有手柄,所述的手柄的后面设置有用于持拿防脱的指套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指套机构包括固定板与指环,所述的指环的外部设置有软壳体,所述的指环的外部通过一体式溶胶固定在所述的软壳体的上端,所述的软壳体的底部与所述的固定板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板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部贯穿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的固定板通过紧固件相配合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手柄的背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指套机构还包括抵接件、软壳体与弹簧件,所述的抵接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指环的外壁上,所述的抵接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弹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槽的内壁,且所述的弹簧件的外侧与所述的安装槽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的固定板的测端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弹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的限位槽的内壁抵接在所述的弹簧件的端部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软壳体采用的是软体橡胶材质,所述的指环采用硬性橡胶材质,所述的指环的内壁设置有防磨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软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的弹簧件安装在所述的安装腔体内部,且每组所述的弹簧件与每组指环对应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指环的外壁与所述的软壳体内壁组合形成安装腔体,且所述的指环的内部为贯穿式设计,且所述的指环的内部与所述的软壳体的内部闭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防产品金属材质检测的手持式X荧光光谱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因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因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4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辆的电池模块、充电系统及电动车辆
- 下一篇:一种分切机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