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行警告接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01722.X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卫航通讯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8 | 分类号: | H04B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燕燕 |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行 警告 接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航行警告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本体,所述接收机本体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套环的内腔且套接在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套环的内侧,所述套环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滑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内侧与滑轮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套环内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翻转防护板以转轴为中心旋转打开或关闭,然后手动滑动滑轮,解决了现有的警告接收机不具有防护防尘的问题,减少了人工误操作的概率,也增加了警告接收机的防尘的作用,也提高了警告接收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航行接收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航行警告接收机。
背景技术
航行警告接收机能自动接收航行警告和气象预报等有关海上安全信息的通信设备。
在海上远航时需要用到警告接收机,但现有的警告接收机不具有防护防尘的作用,增加了人工误操作的概率,降低了警告接收机的防尘的作用,也降低了警告接收机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航行警告接收机,具备防护防尘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警告接收机不具有防护防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航行警告接收机,包括接收机本体,所述接收机本体的左侧和右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套环的内腔且套接在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套环的内侧,所述套环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滑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内侧与滑轮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套环内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左侧贯穿滑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板,所述滑轮的表面且对应传动杆的位置开设有椭圆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滑轮的表面且对应滑柱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宽度与滑柱之间的间距小于一毫米,所述环形槽与滑柱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套环内壁右侧的顶部和底部且对应传动杆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传动杆的移动距离,所述滑槽与传动杆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左侧且套接在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环,所述空心环的横截面积大于转轴的横截面积,所述空心环与转轴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滑轮的表面设置有摩擦纹,所述摩擦纹的厚度大于三毫米,所述滑轮与摩擦纹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收机本体、套环、防护板、滑轮、滑柱和限位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翻转防护板以转轴为中心旋转打开或关闭,然后手动滑动滑轮,滑轮旋转三百六十度带动椭圆滑槽跟随旋转,椭圆滑槽旋转改变角度使传动杆往内侧靠近,传动杆配合滑槽往内侧靠近的同时带动弧形卡板往内侧靠近直至紧贴转轴使转轴无法旋转,转轴无法旋转使防护板无法打开关闭,实现固定的作用,同理反之,最后配合防护板对接收机本体进行防护防尘,解决了现有的警告接收机不具有防护防尘的问题,减少了人工误操作的概率,也增加了警告接收机的防尘的作用,也提高了警告接收机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柱在环形槽内部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滑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增加滑轮旋转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杆在滑槽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传动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传动杆移动的平稳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环的设置,能够辅助转轴进行工作,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转轴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松动导致机械不能正常工作,也提高机械工作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卫航通讯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卫航通讯导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1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