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结构框架组合焊接工装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01546.X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邹玉宏;侯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框架 组合 焊接 工装 夹具 | ||
一种多结构框架组合焊接工装夹具,它涉及一种组合焊接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多结构框架组合焊接工装夹具。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金属架体焊接时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体、两个定位顶紧单元、四个第一压块、四个第二压块和四个旋转夹紧机构,底座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两个定位顶紧单元分别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两端,定位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四个旋转夹紧机构安装在定位体上,定位体的每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一排第一压块组和一排第二压块组,每排所述第一压块组由两个第一压块组成,每个所述第二压块组由两个第二压块组成,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均通过螺栓与底座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焊接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多结构框架组合焊接工装夹具,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焊接工装夹具就是将焊件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便于焊件进行装配和焊接,保证焊接结构精度方面要求的工艺装备。在现代焊接生产中积极推广和使用与产品结构相适应的工装夹具,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加速焊接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进程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被焊工件的结构形式,焊接工装夹具具备不同的特点,焊接工装夹具的特点,是由焊接工艺和构件焊接结构决定的。我厂生产的某架体,主要由钢管、角钢、钢板组焊的一个框架结构,材质为不锈钢,属于中薄板焊接件,该部件由16种39个零部件组焊一体,所有接触处都进行焊接,焊接处累计约160余处,架体焊接后形位精度要求对角线尺寸公差在1mm以内,对称度≤0.3mm,垂直度≤1.0mm,形位精度要求高。焊接变形是影响架体尺寸及形位精度的主要因素,该问题不予解决控制将严重影响产品焊接质量,增加劳动量及返修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金属架体焊接时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多结构框架组合焊接工装夹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定位体、两个定位顶紧单元、四个第一压块、四个第二压块和四个旋转夹紧机构,底座是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体,两个定位顶紧单元分别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两端,定位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四个旋转夹紧机构安装在定位体上,定位体的每一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一排第一压块组和一排第二压块组,每排所述第一压块组由两个第一压块组成,每个所述第二压块组由两个第二压块组成,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均通过螺栓与底座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定位体包括上横梁、中间梁、底梁和两个立柱,上横梁、中间梁、底梁由上至下依次并排平行设置,底梁与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可拆卸连接,且底梁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两个立柱分别竖直设置在底梁上表面的两端,且每个立柱的下端均与底梁固定连接,上横梁的两端与两个立柱的上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中间梁的两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立柱内侧面的中部可拆卸连接,上横梁下表面的两端分别各安装一个旋转夹紧机构,中间梁下表面的两端分别各安装一个旋转夹紧机构,四个旋转夹紧机构均位于两个立柱之间。
进一步的,旋转夹紧机构包括旋转基座、第一销轴、第一滑动杆、限位销、第二销轴、第二滑动杆和夹紧螺栓,旋转基座通过螺栓与定位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滑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旋转基座转动连接,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滑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用于固定第二滑动杆的限位销插装在第一滑动杆另一端的外壁上,夹紧螺栓插装在第二滑动杆下端的螺孔内。
进一步的,旋转夹紧机构还包括开口销,开口销插装在第二销轴的端部。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定位顶紧单元包括顶紧机构和固定体,顶紧机构和固定体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并排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的,顶紧机构包括顶紧螺栓和螺栓支撑板,螺栓支撑板竖直安装底座的上表面上,顶紧螺栓插装在螺栓支撑板上螺孔内;固定体包括立板和底板,立板竖直设置,立板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底板与底座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15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静音环保吸音板
- 下一篇:一种城乡规划用测绘绘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