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用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0801.9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6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丁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何锦辉 |
地址: | 511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数据 平台 记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用记录装置,包括柜体、绕线机构和处理器,所述柜体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通孔的上侧设置有记录仪,所述绕线机构固定在支撑板上端面的后侧,所述处理器固定在柜体的内底部,且柜体的后侧转动连接有后端板,同时后端板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散热机构固定在柜体的左侧壁内。该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用记录装置,温度传感器可对记录仪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处理器可将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处理并传输给外部控制系统,方便实时监测记录仪表面的温度,当记录仪表面的温度异常时,风机运作,且可根据记录仪表面的温度异常程度调节风机功率的大小,方便对记录仪进行及时的降温散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其中记录装置是计算机大数据平台中一种重要的设备。
现有的记录装置在安装记录仪之前不便将多余的连接线绕制收放起来,连接线堆积在一起时会影响记录装置的接线操作,且不便对记录仪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记录仪表面的温度异常时,相关人员难以及时的作出相应的措施,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用记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记录装置在安装记录仪之前不便将多余的连接线绕制收放起来,连接线堆积在一起时会影响记录装置的接线操作,且不便对记录仪表面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记录仪表面的温度异常时,相关人员难以及时的作出相应的措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用记录装置,包括柜体、绕线机构、处理器和散热机构,
柜体,所述柜体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自锁滚轮,且柜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的内侧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上侧设置有记录仪,且记录仪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端面的前侧,同时记录仪的顶部固定有温度传感器;
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固定在支撑板上端面的后侧;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固定在柜体的内底部,且柜体的后侧转动连接有后端板,同时后端板上开设有穿线孔;
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固定在柜体的左侧壁内。
优选的,所述柜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柜体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支撑板等距离分布在柜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螺栓对称设置在温度传感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柱和卡线架,且绕线柱固定在支撑板上端面的后侧,同时绕线柱的前后端面均固定有卡线架,所述绕线柱与穿线孔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凸环、风机和滤罩,且凸环固定在柜体的左端面,同时柜体的右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凸环的右侧设置有风机,且风机固定在柜体的左侧壁内,同时凸环的左侧卡合连接有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计算机大数据平台用记录装置,
(1)将外部连接线穿过穿线孔之后再打开柜门,接着将多余的连接线绕放在绕线柱上并将绕线柱上的连接线首末两端按压卡放在卡线架上,之后可将连接线的前端与记录仪的后侧相连接,最后可利用螺栓将记录仪固定在对应的支撑板上,方便完成记录仪的安装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0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