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通负压伤口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00533.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艳;贺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欧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4 | 代理人: | 欧颖;张文君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通 伤口 引流 装置 | ||
一种新型三通负压伤口引流装置,包括单向阀A、三通管、第一引流管、注射器、弹簧、单向阀B和引流袋,三通管由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组成,第一支管的非汇集端与第一引流管的一端相通,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用于接病人伤口处;第三支管的非汇集端用于与引流袋相通;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第三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B;所述注射器的注射器针筒与活塞芯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支管的非汇集端用于与注射器针筒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抽取完病人伤口的引流液,提高了处理效率,且整个抽取过程安全卫生、避免了反复抽吸带来的伤口感染风险,还能降低耗材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三通负压伤口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
现有的伤口引流管通常是直接接10ml注射器进行负压引流,10ml注射器容量小,在患者伤口引流液较多时,每15-30分钟就需抽取一次,而反复抽吸容易造成感染。根据医疗卫生标准,每抽吸一次需更换一个注射器,耗材用量大,且每更换一次需登记一次患者引流液的量,手术当天得统计患者引流液的总量,费时费力费材。此外,当注射器抽取负压后,需要医护人员人工或借助针头盖等器材来固定注射器活塞芯杆位置从而维持腔内负压,由于抽液过程中要多次抽取负压,需要反复拆装固定器材,同样存在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伤口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三通负压伤口引流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伤口引流管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三通负压伤口引流装置,包括单向阀A、三通管、第一引流管、注射器、弹簧、单向阀B和引流袋,所述三通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一支管的汇集端、第二支管的汇集端和第三支管的汇集端固定相通连接形成三通结构,第一支管的非汇集端与第一引流管的一端相通,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用于接病人伤口处;第三支管的非汇集端用于与引流袋相通;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A且经过单向阀A的液体流动方向为从第一支管的非汇集端流向第一支管的汇集端;所述第三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B且经过单向阀B的液体流动方向为从第三支管的汇集端流向第三支管的非汇集端;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筒和活塞芯杆,所述注射器的注射器针筒与活塞芯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支管的非汇集端用于与注射器针筒相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三通负压伤口引流装置还包括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管的非汇集端相通,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射器针筒相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型三通负压伤口引流装置还包括第三引流管,所述第三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管的非汇集端相通,所述第三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袋的入口端相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通管呈T字形,其中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通管呈Y字形,其中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处于同一平面内且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袋上与入口端相反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引流液排出口,所述引流液排出口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引流液是否排出的阀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注射器针筒上塞入有活塞芯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芯杆上远离注射器针筒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注射器处于活塞芯杆被拉开至注射器针筒标明最大容积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00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建筑废料回收设备
- 下一篇:小型便携式多功能组合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