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9999.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点石成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08 | 分类号: | C04B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式 高效 生石灰 消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包括消化罐,所述消化罐一侧螺栓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外侧设置有防护仓,所述消化罐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液罐,所述进液罐内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螺钉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进液罐底部与消化罐顶部之间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消化罐顶部位于进液罐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消化罐顶部位于进料口一侧设置有净化仓,所述净化仓底部与消化罐顶部之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净化仓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之间通过螺栓设置有抽风机。本实用新型利用进口向进液罐内加入水源,再利用加热腔内的电加热丝对进液罐内水源进行加热,以提升生石灰消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石灰消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石灰消化主要是将生石灰消化成石灰乳的设备,因此,需要组合式消化机构对生石灰进行高效处理。
目前,现有的相关生石灰消化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生石灰消化装置1、缺乏相关净化生石灰消化后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机构,使得有害气体被释放出污染环境,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环保性;2、缺乏相关加热加入水源机构,使得常温的水源在反应罐内与生石灰进行消化时增加了消化时间,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消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包括消化罐,所述消化罐一侧螺栓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外侧设置有防护仓,所述消化罐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液罐,所述进液罐内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螺钉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进液罐底部与消化罐顶部之间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消化罐顶部位于进液罐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消化罐顶部位于进料口一侧设置有净化仓,所述净化仓底部与消化罐顶部之间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净化仓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之间通过螺栓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净化仓内位于出气口底部螺栓设置有活性炭滤网,所述消化罐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一侧螺栓设置有水泵,所述净化仓内位于活性炭滤网底部设置有喷雾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消化罐和防护仓外壁均设有吸音棉,所述进液罐顶部开设有进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机驱动端与消化罐连接,所述进液口一侧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抽风机抽风端通过净化仓以及进气口位于消化罐内,所述水箱顶部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管道位于水箱内,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管道与喷雾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利用活性炭滤网净化并吸附水蒸气中有害气体,并利用水泵抽吸水箱内的净化液提供给喷雾头向生石灰消化时所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喷雾净化水蒸气,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该装置的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利用吸音棉吸附消化罐以及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该装置的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利用进口向进液罐内加入水源,再利用加热腔内的电加热丝对进液罐内水源进行加热,以提升生石灰消化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组合式高效生石灰消化装置的加热腔和电加热丝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点石成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点石成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9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鸡屠宰处理用分块装置
- 下一篇: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