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新型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8717.8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柯白雪;王靖;张莉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新型 束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新型约束带,包括松紧装置,所述松紧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外筒和圆形柱;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有两个,其包括固定连接的挂扣和防挣脱盒,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松紧装置通过无纺布带固定连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包括环体、卡块和定位保险装置;所述环体呈梯形,其上设有矩形孔,且其上底穿过所述矩形孔后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下底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保险装置上端,所述定位保险装置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无纺布带上;固定装置的设置使得患者两胳膊或者腿部的距离可控,针对不同人可以调节,而固定环采用的固定方式更加简单,能够在患者出现急躁、焦虑不安的情况下快速对其腕部或腿部进行固定,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新型约束带。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神志不清,烦躁多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自行拔动气管插管、各类引流管、鼻胃管、尿管或是静脉输液管等维持生命的管道,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有时为了治疗和护理的需求,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给患者带上约束手套,防止患者在昏迷状态下做出不利于治疗的行动,现有的约束带或约束手套佩戴时较为不方便,尤其是在患者挣扎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医护人员造成伤害,并且大多数约束带只是单一的将约束带绑缚于患者四肢上,而四肢之间的距离的做限定或是绑缚,少数对双腿或双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绑缚的也都采用的固定长度的弹性带,并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此急需一种医用新型约束带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患者四肢进行绑缚、固定并且可以根据医护人员需要调节患者四肢间的距离的医用新型约束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新型约束带,包括:
松紧装置,松紧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外筒和圆形柱;
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有两个,其包括固定连接的挂扣和防挣脱盒,固定装置与松紧装置通过无纺布带固定连接;
固定环,固定环包括环体、卡块和定位保险装置;环体呈梯形,其上设有矩形孔,且其上底穿过矩形孔后与卡块固定连接,下底固定连接于定位保险装置上端,定位保险装置下端固定连接于无纺布带上。
优选的,定位保险装置包括外壳、弹簧二、限位板和“凸”型旋钮;限位板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限位齿,其右端转动连接于外壳前、后侧壁上,其左端下侧通过弹簧二固定连接于外壳底壁内侧;“凸”型旋钮转动连接于外壳右端。
优选的,防挣脱盒包括盒体、梯形台、活动杆和活动板;
盒体前侧壁上端开设有穿透孔,其内侧固定连接有“回”型板;
活动杆活动连接于盒体后端,梯形台位于活动杆与盒前侧壁之间,且其上底通过多个弹簧一与盒体前侧壁固定连接;活动板穿过“回”型板与梯形台接触。
优选的,无纺布带穿过穿透孔后与活动杆固定连接,且活动板位于无纺布带与梯形台之间。
优选的,环体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其外侧设有与限位齿相匹配的齿,且内侧设有硅胶层。
优选的,外筒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
优选的,圆形柱两端通过蜗卷弹簧固定连接于外筒内壁上。
优选的,活动板两端设有弧形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新型约束带,其固定环采用环体外侧的齿与限位齿啮合的方式,使得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带上固定环时,套上后拉动卡块一拉便可以对患者四肢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8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取件的汽车紧固件冲压模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废气处理的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