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相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8502.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桥;任琪;温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H01F2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秀伟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相电抗器,包括第一芯柱、第二芯柱和第三芯柱,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一A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一B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一C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二A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二B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二C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三A线圈。本实用新型采用移相电抗器进行制作,大大降低了三相不平衡率,提高产品测试一次通过率,提高了产品性能,通过采用移相电抗器,提高生产效率及返修引起的次生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相电抗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抗器行业中,通常采用三相电抗器进行限流、滤波。这其中三相电抗器的三相电感不平衡率要求控制在≤2%以下,就需要调整电抗器三相气隙。但是光调整气隙会造成三相芯柱不一样高,气隙大的地方漏磁大,造成损耗大以及铁芯发热,处理不好还会引起噪音和振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抗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移相电抗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相电抗器,包括第一芯柱、第二芯柱和第三芯柱,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一A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一B线圈,所述第一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一C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二A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二B线圈,所述第二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二C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顶部外壁绕接有第三A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中部外壁绕接有第三B线圈,所述第三芯柱的圆周底部外壁绕接有第三C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A线圈的底部一端与第二B线圈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B线圈的底部一端与第一C线圈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A线圈的底部一端与第三B线圈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B线圈的底部一端与第二C线圈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A线圈的底部一端与第一B线圈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B线圈的底部一端与第三C线圈的顶部一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A线圈的顶部一端连接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二A线圈的顶部一端连接有第二端口,所述第三A线圈的顶部一端连接有第三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C线圈的底部一端连接有第四端口,所述第二C线圈的底部一端连接有第五端口,所述第三C线圈的底部一端连接有第六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移相电抗器进行制作,大大降低了三相不平衡率,提高产品测试一次通过率,提高了产品性能,通过采用移相电抗器,提高生产效率及返修引起的次生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经过验证,该方案解决了大部分情况下电抗器三相不平衡率高的问题,降低电抗器的三相不平衡率,提高了产品性能,且故障率低,减少浪费,节能环保。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该装置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相电抗器的部件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相电抗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端口、2-第二端口、3-第三端口、4-第四端口、5-第五端口、6-第六端口、7-第一芯柱、8-第二芯柱、9-第三芯柱、101-第一A线圈、102-第一B线圈、103-第一C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萨顿斯(上海)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8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