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成型后烧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97421.4 | 申请日: | 2020-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0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旭峰磁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氧体 生产 成型 烧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成型后烧结装置,包括辊道窑主体,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前端安装有上料输送装置,所述辊道窑主体的下方设置有一号垫板,所述上料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二号垫板,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插板,两个所述固定插板的外端均设置有一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柱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成型后烧结装置,属于铁氧体磁瓦生产设备领域,通过在辊道窑内设置可伸缩的固定插板,可以便于将上料输送装置固定在辊道窑主体的前端,避免其受外力而左右移动;通过设置连接柱、固定弹簧和固定柱,可以将固定插板固定,从而防止固定插板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氧体磁瓦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成型后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永磁铁氧体磁瓦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烧结处理,常用到天然气辊道窑,辊道窑是连续烧成的窑炉,是以转动的辊子作为坯体运载工具的隧道窑,磁瓦等产品通过承烧板放置在许多条间阳很密的水平耐火辊上,靠辊子的转动使磁瓦产品从窑头传送到窑尾,故而称为辊道窑;现有磁瓦生产过程中,首先,通过人工负责磁瓦压制后的收集、整列、刷毛刺、装箱、用叉车把产品拉入毛坯库存区域存放;然后,需要烧结的产品再用叉车从毛坯库存区域拉至窑炉上料位置人工从周转箱中拿出放置在辊道窑前端的输送装置上,然后由输送装置将其输送到辊道窑内进行烧结;现有的辊道窑和输送装置一般为相互独立的,而辊道窑又没有相应的固定装置,从而使得辊道窑和输送装置无法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输送装置容易受外力而左右移动,最终使得输送装置会与辊道窑的进料口产生偏差,进而影响磁瓦的烧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成型后烧结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成型后烧结装置,包括辊道窑主体,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前端安装有上料输送装置,所述辊道窑主体的下方设置有一号垫板,所述上料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二号垫板,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插板,两个所述固定插板的外端均设置有一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柱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烧结腔,所述烧结腔内设置有第一输送辊,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前端在位于烧结腔的下方对称开设有两个收纳槽,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导轨槽,两个导轨槽分别将辊道窑主体的左右两端与两个收纳槽贯穿,所述辊道窑主体的左右两端在位于两个导轨槽的前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卡槽。
优选的,所述上料输送装置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辊,所述上料输送装置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卡槽,两个所述固定卡槽均将上料输送装置的前后两端贯穿。
优选的,所述一号垫板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一号撑腿,所述二号垫板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二号撑腿。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插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收纳槽内,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设置在两个导轨槽内,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外端均设置有一个弹簧挡板,两个所述固定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挡板的内端。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均开设有一个收纳腔,两个所述固定柱的内端均开设有一个连通孔,两个所述连通孔分别将两个固定柱的内端与两个收纳腔贯穿,所述固定柱通过收纳腔套设在固定弹簧和弹簧挡板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辊道窑内设置可伸缩的固定插板,可以便于将上料输送装置固定在辊道窑主体的前端,从而避免其受外力而左右移动;通过设置连接柱、固定弹簧和固定柱,可以便于将固定插板固定,从而防止固定插板移动,最终使得上料输送装置不会与辊道窑的进料口产生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成型后烧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旭峰磁电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旭峰磁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7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