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排气功能的冒口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96897.6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6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呈祥;吴俊俊;段文恒;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功能 冒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排气功能的冒口套,属于铸造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冒口套在对铸件补缩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一类冒口套无排气通道,会导致铸件出现气孔缺陷;另一类是在冒口套顶部做孔,用来排气,但会降低冒口套的模数,影响补缩效率的问题。所述冒口套设置冒口套顶部、冒口套底部、凹凸配合粘接槽;冒口套顶部通过凹凸配合粘接槽与冒口套底部连接成一体。其中通过用30‑40目硅砂或者空心漂珠制作的冒口套顶部,可以有效的补偿铸件的收缩,解决铸件缩松缺陷,同时具有较好的排气效果,防止铸件出现气孔缺陷,提高产品的工艺出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排气功能的冒口套,属于铸造领域。
背景技术
冒口套是指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功能在铸型中,冒口套的型腔是存贮液态金属的空腔,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有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目前现有的冒口套在对铸件补缩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一类冒口套无排气通道,会导致铸件出现气孔缺陷;另一类是在冒口套顶部做孔,用来排气的同时,也会将内部热量通过空洞直接排出,减少补缩时间,降低了冒口套的模数,影响补缩效率,特别是在需要补缩量大的铸件时,既要有足量的冒口数量来满足金属液的存储,也需要将补缩过程中的气体及时排出,但又不能快速排出内部热量,以保证补缩效果。
随着涡轮增压器行业的发展,对涡轮增压器中的核心零件涡轮壳的内部组织的孔隙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涡轮壳内部致密无缩松。随着对孔隙率要求的提高,涡轮壳的热节位置需要使用冒口来补偿铸件凝固时的收缩,特别是不锈钢产品,需要的补缩量更大,如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耐热钢材质涡轮壳(产品壁厚≤2.5mm,壁厚不均匀,需要补缩的地方在最高位置等)通过传统的使用保温或者发热冒口的方法,虽然保温或者发热冒口可以解决铸件的缩松问题,但都不能有效的将在浇注充型和补缩时产生的气体排出,最终不能保证铸件的工艺出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排气功能的冒口套,能满足传统冒口套对铸件进行补缩的需求,同时在浇注充型和补缩阶段,能将型腔里气体有效排除,保证了补缩效果,也减少了铸件出现气孔的缺陷,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排气功能的冒口套,包括冒口套顶部和冒口套底部,冒口套底部为上下贯通的筒状腔体结构,冒口套顶部为上端封闭的筒状腔体结构,冒口套顶部的开口端通过凹凸配合粘接槽与冒口套底部的一端相连。
具体的,冒口套底部为管径渐变的上下贯通筒体,冒口套底部小直径端与冒口套顶部相连。
具体的,凹凸配合粘接槽由冒口套底部小直径端制成的法兰状凸槽和冒口套顶部开口端内侧制成的与冒口套底部凸槽相配合的凹槽构成。
具体的,冒口套底部的高度占整个冒口套高度的2/3-1/2。
具体的,冒口套顶部的高度占整个冒口套高度的1/3-1/2;冒口套顶部位于封闭端的腔体侧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个减压槽;减压槽的断面成三角形,横穿冒口套的顶部,冒口套顶部由30-40目硅砂或者空心漂珠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冒口套设置冒口套顶部、冒口套底部,两者工作时通过凹凸粘接槽连接一体,使用完后,可以分开方便清洁冒口套内部,可以反复使用,而且本身制作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冒口套的冒口套顶部设置成由透气性好,有保温作用的材料制成,相对传统的冒口套来说,既能保证在浇注充型和补缩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避免发生铸件出现气孔的缺陷,也能保证型腔内部热量不会快速排出,延长补缩时间,保证补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排气功能的冒口套主视图;
图2是冒口套的俯视图;
图3是冒口套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6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