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94601.7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7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劲松;肖永东;徐晓艳;吕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杨钊霞 |
| 地址: | 65500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测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测绘仪和支架,测绘仪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卡套,凹槽的底部上下两端分别嵌设有第一伸缩电机和第二伸缩电机,第一伸缩电机和第二伸缩电机的输出轴均铰接于卡套,测绘仪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卡套内卡设有与测绘仪无线连接的手持终端,套杆连接于支撑座的下端,套杆下端螺纹连接于收纳杆外,滑块滑动连接于收纳杆内,调节支柱和伸缩杆铰接于滑块的下端,滑环套套设于调节支柱,调节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环和伸缩杆,收纳杆的开口端连接有盖子;本实用新型在测绘过程中,手持终端可以直接手持使用,也可以将手持终端放在卡套内,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改变手持终端的倾斜方向,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放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
背景技术
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测绘放样装置是一种常用的辅助道具,在公路勘察、房屋建造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现有的技术中,将BIM模型倒入手持终端内,再通过无线技术将手持终端与测绘放样装置连接,测绘时手持终端需要一直用手拿着,不仅费力,而且容易随意摆放而造成丢失,影响测量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在测绘过程中,手持终端可以直接手持使用,也可以将手持终端放在卡套内,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改变手持终端的倾斜方向,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测绘仪和支架,所述测绘仪设于所述支架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仪的后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卡套,所述凹槽的底部上端嵌设有第一伸缩电机,所述凹槽的底部下端嵌设有第二伸缩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电机和第二伸缩电机的输出轴均铰接于所述卡套,所述卡套可前后转动,所述测绘仪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第一开关,所述测绘仪的一侧设有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第二开关,所述卡套内卡设有可取出的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与测绘仪无线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支撑座、套杆、收纳杆、滑块、调节支柱、滑环、调节杆、调节旋钮和伸缩杆,所述测绘仪设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所述套杆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下端,所述套杆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收纳杆的外侧,所述套杆与收纳杆螺纹连接,所述套杆的内部中空且下端开口,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收纳杆内,所述滑块与所述收纳杆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支柱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下端,所述伸缩杆设有至少三根,所述伸缩杆均匀铰接于所述滑块的下端,所述滑环套设于所述调节支柱上,所述滑环与所述调节支柱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杆和伸缩杆的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位置相对应的所述伸缩杆,所述调节旋钮设于所述收纳杆靠近开口端的一端,所述伸缩杆和调节杆向调节支柱的方向转动且收缩完全,所述伸缩杆、调节杆和调节支柱均可收纳至收纳杆内,所述收纳杆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与收纳杆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套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手持终端可从所述凹槽的开口端取出,所述卡套的后端开设有便于手持终端操作的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杆外侧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持终端为平板电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在测绘过程中,手持终端可以直接手持使用,也可以将手持终端放在卡套内,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控制第一伸缩电机和第二伸缩电机,改变手持终端的倾斜方向,便于使用者操作,也便于收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空气能热泵
- 下一篇:提升机头部密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