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双向旋转避位的二合一数据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94377.1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9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祥合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514;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梁洪文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旋转 二合一 数据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双向旋转避位的二合一数据线,包括有线材、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在第一接头的第一接头胶体上套有第一接头壳,在第一接头壳的左右至少一侧开设有导向滑槽;在导向滑槽中套有一可沿导向滑槽前后滑动及可在导向滑槽内旋转的转轴,转轴的外侧端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的前端与第二接头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臂的尾部设置一转轴,通过转轴插入第一接头壳内以实现可朝正面或背面旋转,这样在第二接头拔出后,会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导向滑槽滑回底部,同时通过旋转倒向一侧,实现与第一接头完全避开,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这种可调节的实现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充电及信号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两种不同类型接头的二合一数据线。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中,数据线目前还是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充电及数据传输的主要工具,传统的数据线一般包括有线材和线材两端的USB标准接口及设备接头(目前通常为TYPE-C接头、LIGHTNING接头或MIRCO-USB接头等)。这种数据线虽然结构简单,但一端只有一个接头,只能插接一种类型的接口,数据线在不同接口的电子产品之间不通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子设备选择不同的数据线,由于对不同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更换整个数据线,造成了数据线资源的浪费。为此,人们发明了二合一的数据线,也就是一端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接头,一个接头作为基本接头,另一个接头作为附加接头一般采用柔性的塑胶和线材与基本接头连接,也有采用可滑动的连接臂来连接附加接头的。两个接头可以分开,也可以结合,分开时作为一种类型的接头,结合时则作为另一种类型的接头,这样可以实现插接两种不同接口类型的电子设备。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此类二合一数据线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采用软胶或线材固定连接容易断裂,造成附加接头丢失;采用硬胶连接时使用不方便,要插接基本接头时,需先将附加接头往旁边扳开一定位置才能插入,不仅操作不方便,避位范围小,而且容易将硬胶连接臂扳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性高、不易断裂、附加接头可完全避开基本接头、使用更方便、可双向旋转避位的二合一数据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双向旋转避位的二合一数据线,包括有线材、第一接头(即基本接头)和第二接头(即附加接头),第一接头与线材电性连接,第二接头可通过其尾端与第一接头插接结合,形成以第二接头作为数据线的插接接口,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接头的第一接头胶体上套有第一接头壳,在第一接头壳的左右至少一侧开设有导向滑槽;在导向滑槽中套有一可沿导向滑槽前后滑动及可在导向滑槽内旋转的转轴,转轴的外侧端连接有连接臂,连接臂与转轴呈L形结构,能够以转轴为轴进行旋转;连接臂的前端与第二接头连接固定,形成可使第二接头朝第一接头正反两面旋转以避开第一接头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内侧端连接有一圆形的卡盘,卡盘卡在第一接头壳里面形成对转轴的可旋转装配结构,使转轴不容易被拔出。
进一步地,在第一接头胶体对应具有卡盘的一侧设置为平整的削平面,而卡盘朝向削平面的一面亦为平整面,以实现卡盘与第一接头胶体侧面的贴合,使连接臂在旋转时更为顺畅,能自动在自身及第二接头的重力作用下往两边旋转倒下,直至贴靠在第一接头的正面或反面,从而实现双向完全避开第一接头。
进一步地,在第一接头胶体的前端面设有一凸出的对接限位台,而第二接头的第二接头胶体的后端设有与该对接限位台相配的对接限位槽,在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对接结合时,对接限位台嵌入在对接限位槽内,可提高对接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第一接头胶体的靠近尾端位置设有一圈形成凸出结构的止挡台,第一接头壳的尾端即与该止挡台抵接。
进一步地,在削平面的前方伸出有一挡耳,通过挡耳与止挡台共同隔成卡盘在削平面上的前后移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祥合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祥合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仪器壳体
- 下一篇:数控车床智能管理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