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偏瘫治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87944.0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凤;魏辰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凤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4;A63B21/055;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姚昌胜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偏瘫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偏瘫治疗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下侧设有支撑脚,床体下侧设有传动箱体,传动箱体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上侧设有第一直齿条,齿轮下侧设有第二直齿条,第一直齿条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传动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限位块设有连杆,连杆连接有蹬踏组件,第二直齿条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传动箱体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限位块设有拉线,床体头部设有第一定滑轮,床体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侧设有第二定滑轮,支撑架设有限位板,限位板设有通孔,拉线连接有拉动组件,限位板设有滑杆电缸,滑杆电缸动力输出轴均与拉动组件相抵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偏瘫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许多偏瘫病症会造成身体一侧的上、下肢功能失调、障碍,尤其是长期卧床的病人,上、下肢长期得不到运动,会造成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退化,生活不能自理,在对偏瘫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药物上的治疗,也需要对病人的肌体进行康复性恢复治疗和训练。
现有的偏瘫病人的康复性恢复治疗装置,往往结构单一,上下肢的肌力锻炼是独立分开的,在锻炼上肢肌力时往往下肢得不到锻炼,锻炼下肢肌力时上肢得不到锻炼,因此对病人的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对于上下肢肌力不足的病人,在锻炼的过程中,需要由护理人员手动为病人屈伸肢体进行锻炼,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偏瘫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偏瘫病人的康复性恢复治疗装置,往往结构单一,上下肢的肌力锻炼是独立分开的,对病人的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对于上下肢肌力不足的病人,在锻炼的过程中,需要由护理人员手动为病人屈伸肢体进行锻炼,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内科用偏瘫治疗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下侧设有支撑脚,所述床体下侧设有传动箱体,所述传动箱体中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侧设有相啮合的由床体中部向床体头部延伸的第一直齿条,所述齿轮下侧设有相啮合的由床体中部向床体尾部延伸的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一直齿条和第二直齿条均与传动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齿条两端均设有第一限位块,靠近床体头部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与传动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靠近床体尾部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传动箱体固定连接有蹬踏组件,所述蹬踏组件与床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直齿条两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靠近床体尾部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块与传动箱体之间设有第二弹簧,靠近床体头部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拉线,所述床体头部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床体头部上侧对称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侧设有第二定滑轮,所述支撑架上侧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与拉线相匹配的通孔,所述拉线贯穿传动箱体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贯穿通孔固定连接有拉动组件,所述限位板对称设有滑杆电缸,两个所述滑杆电缸动力输出轴均与拉动组件相抵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支撑脚用于对床体进行支撑,病人通过躺在床体上侧即可开始进行偏瘫肢体恢复治疗;
当病人需要对手部的肌力进行恢复治疗时,病人双手拉住拉动组件,同时双脚放置于蹬踏组件,膝盖向上顶起,双脚呈拱起姿态,病人将拉动组件向下用力拉动,拉动组件向下运动,从而往下带动拉线,拉线依次通过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的转向,从而能够使第二直齿条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将第二弹簧拉伸,从而使第二直齿条向床体头部一侧滑动,当第二直齿条滑动时,会使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会同步带动第一直齿条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将第一弹簧拉伸,从而使第一直齿条向床体尾部一侧滑动,从而使连杆相对于传动箱体滑出,从而使蹬踏组件相对于床体尾部伸出,使病人的双脚能够拱起姿态变换为伸直姿态;此时,病人手部停止用力,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弹性复位,使蹬踏组件和拉动组件复位,蹬踏组件复位,使病人的双脚由伸直姿态变换为拱起姿态,拉动组件复位时,带动病人的手部往上运动,如此往复拉动和放松拉动组件,达到病人在屈伸手部,锻炼手部的肌力的同时,能够使双脚得到屈伸锻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凤,未经徐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7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