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86418.2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1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军;张卫江;谭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市下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管阳峰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扣式 喷雾器 喷头 装置 | ||
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包括喷头体,喷头体上设置喷嘴和手柄,喷嘴连接喷水管道和泵腔,喷头体下制有连接管,连接管连接内塞和瓶盖,内塞中设置吸管,吸管经内塞与喷水管道和泵腔相通,瓶盖连接喷雾容器,所述的喷头体下位于连接管的内部制有隔套,隔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塞的上部插入环形腔中,在环形腔的顶部制有喷头体回气孔,喷头体回气孔与外界相通,在隔套外壁设置阀片套,阀片套的上端制有阀片,阀片与喷头体回气孔密封接触,在内塞中开有内塞回气孔,内塞回气孔与环形腔相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扣式喷雾器,特别是涉及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主要用于喷雾保湿、喷洒洗涤剂、杀虫剂、化妆品,以及浇花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用于喷雾保湿、喷洒洗涤剂、化妆品和杀虫剂等用品的手扣式喷雾器,有两种回气方式,一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9215476.6,专利名称为“微型喷雾器喷头”,该喷雾器喷头制有一个回气机构,所谓的回气机构是喷水杆的外壁制有回气杆,回气杆的头部制有回气活塞,在喷头体中制有回气气缸,回气气缸与回气活塞相配合,在喷头体的回气隔套和球阀支架(内塞)中制有回气道,有了回气机构,使贮液瓶中的液体被抽吸后所产生的负压得到恢复,有利于连续喷雾,此方案结构复杂,喷头体中增设了回气气缸,增大了喷头体的体积,增加了产品重量,增加喷头体注塑模具的设计制造难度,同时产品工作时回气活塞在回气气缸中往复运动,增加了摩擦阻力;另一种回气方式,就是在瓶盖与瓶口间不安放瓶口垫,在与瓶口接触的内塞端面或内塞外侧面设置狭窄的回气槽,使得液瓶与外界相通,在瓶内产生负压时外界空气自动补充进入瓶内,但此结构喷雾器易漏水,不能倒置,不能作为包装容器使用,有较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回气作用,防止倒置时漏水,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喷头体,喷头体上设置喷嘴和手柄,喷嘴连接喷水管道和泵腔,喷头体下制有连接管,连接管连接内塞和瓶盖,内塞中设置吸管,吸管经内塞与喷水管道和泵腔相通,瓶盖连接喷雾容器,所述的喷头体下位于连接管的内部制有隔套,隔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塞的上部插入环形腔中,在环形腔的顶部制有喷头体回气孔,喷头体回气孔与外界相通,在隔套外壁设置阀片套,阀片套的上端制有阀片,阀片与喷头体回气孔密封接触,在内塞中开有内塞回气孔,内塞回气孔与环形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当喷头体在工作时,通过手柄带动泵腔内的泵工作,从而使喷雾容器内部产生负压,使喷雾容器内的液体经吸管、内塞、泵腔、喷水管道,最后从喷嘴喷出,当喷雾容器内部的达到一定的压强时,外界的空气克服阀片弹力,推动其打开,外界空气经喷头体回气孔进入环形腔内,再经过内塞回气孔进入喷雾容器内,使喷雾容器内的负压得到恢复,实现回气功能,当喷雾容器内部维持在常压状态时,阀片在弹力的作用下重新与喷头体回气孔保持密封接触,防止将喷雾容器倒置时,喷雾容器内的液体经喷头体回气孔漏出,保证其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所述的内塞中制有压环,压环内侧与隔套外侧相配合,压环上端与阀片套的下端相接触。压环内侧与隔套外侧配合,防止泵工作时,液体回流进环形腔内,再经过内塞回气孔进入喷雾容器,压环对阀片套起到定位作用,防止其向下滑脱,而影响密封性。
所述环形腔的顶部为平面或者规则曲面。环形腔的顶部采用平面或者规则曲面,使阀片与其接触贴紧,保证密封性能。
所述的阀片为平面或者锥形或者碗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是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扣式喷雾器喷头的回气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喷头体1,喷头体上设置喷嘴2和手柄3,喷嘴连接喷水管道4和泵腔5,喷头体下制有连接管6,连接管连接内塞7和瓶盖8,内塞中设置吸管9,吸管经内塞与喷水管道4和泵腔5相通,瓶盖连接喷雾容器,所述的喷头体1下位于连接管6的内部制有隔套10,隔套与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腔11,内塞的上部插入环形腔中,在环形腔的顶部制有喷头体回气孔12,喷头体回气孔与外界相通,在隔套外壁设置阀片套13,阀片套的上端制有阀片14,阀片与喷头体回气孔12密封接触,在内塞7中开有内塞回气孔15,内塞回气孔与环形腔11相通。当喷头体1在工作时,通过手柄3带动泵腔5内的泵工作,从而使喷雾容器内部产生负压,使喷雾容器内的液体经吸管9、内塞7、泵腔5、喷水管道4,最后从喷嘴2喷出,当喷雾容器内部的达到一定的压强时,外界的空气克服阀片14弹力,推动其打开,外界空气经喷头体回气孔12进入环形腔11内,再经过内塞回气孔15进入喷雾容器内,使喷雾容器内的负压得到恢复,实现回气功能,当喷雾容器内部维持在常压状态时,阀片14在弹力的作用下重新与喷头体回气孔12保持密封接触,防止将喷雾容器倒置时,喷雾容器内的液体经喷头体回气孔12漏出,保证其密封性能。所述的内塞7中制有压环16,压环内侧与隔套10外侧相配合,压环上端与阀片套13的下端相接触。压环16内侧与隔套10外侧配合,防止泵工作时,液体回流进环形腔11内,再经过内塞回气孔15进入喷雾容器,压环16对阀片套13起到定位作用,防止其向下滑脱,而影响密封性。所述环形腔11的顶部为平面或者规则曲面。环形腔11的顶部采用平面或者规则曲面,使阀片14与其接触贴紧,保证密封性能。所述的阀片14为平面或者锥形或者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市下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市下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6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