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6261.3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1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胜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1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罐,包括底座、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为具有上下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艾灸筒,所述艾灸筒内设有上开口容置艾柱的艾熏室,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盖包括盖体、旋转块、调节螺帽和弹簧,所述盖体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旋转块安装在所述盖体内,所述旋转块上设有对应所述开口的螺纹槽,所述调节螺帽的底部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连接弹簧,所述螺纹部从所述开口装入并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盖体的周侧设有艾熏口,所述艾熏口与所述艾熏室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罐,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整体结构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罐。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疗疗法,艾灸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目前在艾灸疗法中,通常是通过医师利用艾条熏灸或者用目前现有的艾灸架在人体穴位处施灸。在艾灸过程中,手持点燃的艾条或艾灸架在穴区反复上下左右移动来产生一种动态的刺激,这种动态刺激必须是连续的均衡的,也就是说整个施灸过程中,火力必须均衡、持续作用;初学者很难掌握上述要点,即使操作熟练的医师,操作时手臂也会很容易酸痛劳累。另外,采用这种艾灸方法基本上需要他人帮忙,艾炙设备携带也不方便,不适合家庭或出差旅游在外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拆装方便的艾灸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艾灸罐,包括底座、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为具有上下开口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艾灸筒,所述艾灸筒内设有上开口容置艾柱的艾熏室,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上盖包括盖体、旋转块、调节螺帽和弹簧,所述盖体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旋转块安装在所述盖体内,所述旋转块上设有对应所述开口的螺纹槽,所述调节螺帽的底部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连接弹簧,所述螺纹部从所述开口装入并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盖体的周侧设有艾熏口,所述艾熏口与所述艾熏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筒通过一支架固定,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定位环,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定位环相对应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壳体通过扣合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扣位,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扣位相对应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周侧均匀设有若干个连接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周侧均匀设有若干个所述艾熏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周侧设有通风口,所述艾灸筒的底面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周侧均匀设有若干个所述通风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使用时,打开上盖,向艾灸筒内放入艾柱,再盖上上盖即可,操作非常简单,单手即可操作,且整体结构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灸罐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灸罐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灸罐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胜,未经陈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6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管网安装用管头锁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属熔炼炉的注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