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湖水跌水部位防水毯施工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85416.1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新;李赐创;李新平;赵剑轩;周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B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水 跌水 部位 防水 施工 节点 | ||
本申请涉及人工湿地湖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湖水跌水部位防水毯施工节点,包括第一基础层和第二基础层,第一基础层的上端面高于第二基础层的上端面,第一基础层与第二基础层的交接处设有挡墙,挡墙的上端面不低于第一基础层的上端面,第一基础层上铺设有第一防水毯,第一防水毯使得第一基础层上的泥土不与水流接触,减少第一基础层上的泥土随水流失,导致跌水部位消失,挡墙对第一基础层进行抵接,使得第一基础层与第二基础层的交界处泥土不容易流失,提高人工湖的湖底泥土保持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湿地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湖水跌水部位防水毯施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水景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人工湖是城市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照图1,现有一种人工湖,包括第一基础层1和第二基础层2,第一基础层1的上端面高于第二基础层2的上端面,水通过循环系统一直从第一基础层1循环流到第二基础层2。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水在流动的时候,容易将第一基础层的泥土带到第二基础层上,改变人工湖原先的设计意图,使得人工湖的湖底泥土保持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第一基础层的泥土流失,提高人工湖的湖底泥土保持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湖水跌水部位防水毯施工节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湖水跌水部位防水毯施工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湖水跌水部位防水毯施工节点,包括第一基础层和第二基础层,第一基础层的上端面高于第二基础层的上端面,第一基础层与第二基础层的交接处设有挡墙,挡墙的上端面不低于第一基础层的上端面,第一基础层上铺设有第一防水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湖的跌水部位指的是落差的流水部位,水流从依次第一基础层,跌落第二基础层上,第一防水毯使得第一基础层上的泥土不与水流接触,减少第一基础层上的泥土随水流失,导致跌水部位消失,挡墙对第一基础层进行抵接,使得第一基础层与第二基础层的交界处泥土不容易流失,提高人工湖的湖底泥土保持性。
优选的,挡墙包括竖直端、以及固定连接于竖直端下端的水平端,水平端共同嵌设于第一基础层和第二基础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端减少竖直端的下沉现象,使得竖直端的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水平端上侧设有包裹竖直端的砖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会直接撞击在挡墙上,使得砖墙给挡墙起到保护作用,延长挡墙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第一防水毯包括铺设于第一基础层上端面的抵接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抵接部一端且用来包裹竖直端的包裹部,抵接部穿设于砖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墙会与水接触,容易侵蚀,包裹部减少挡墙与水的接触,延长挡墙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第二基础层上设有第二防水毯,第二防水毯上侧抵触于包裹部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水毯能够减少水接触第二基础层,使得第二基础层的泥土不容易随着水流而移动,提高人工湖的湖底泥土保持性。
优选的,第一防水毯与第二防水毯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水层使得第一防水毯与第二防水毯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好,提高防水效果,减少水对挡墙的侵蚀。
优选的,第一防水毯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包裹部一端上的水平部,水平部抵触于第一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第一防水毯与第二防水毯的接触面积,使得防水节点更大,提高了防水效果。
优选的,水平部远离挡墙的一端设有对第一防水层进行遮挡的第二防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5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环保型连续清淤装置
- 下一篇:大口径组合式非金属膨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