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充电转换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4701.1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范利海;耿文静;李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639;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直流 充电 转换 |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充电转换头,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部设置具有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的直流转交流电路;设置在主壳体上的直流充电插座、交流充电插头,直流充电插座与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交流充电插头与交流输出端电性连接;设置在主壳体上并在直流充电枪对车辆充电时用于锁紧交流充电插头与车载交流充电插座的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将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头连接为一体,充电时将交流充电插头对插在车载交流充电插座上、直流充电枪对插在直流充电插座上即可,同时设置锁紧机构使交流充电插头与车载交流充电插座在充电过程中保持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充电转换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充电桩在全国范围内也正在加大布局,之前国内布置的充电桩主要以交流充电桩为主。随着国家电网的更新,后续电网可以直接供应直流电,因而直流充电桩也逐渐增多。对于现有新能源汽车而言,部分车辆仅安装有交流充电插座,当需要充电时,如若行驶至仅设有直流充电桩的充电站,会因头座不匹配的原因导致前述车辆无法充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充电转换头,实现直流充电桩给安装有交流充电插座的车辆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充电转换头,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部设置具有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的直流转交流电路;设置在主壳体上的直流充电插座、交流充电插头,直流充电插座与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交流充电插头与交流输出端电性连接;设置在主壳体上并在直流充电枪对车辆充电时用于锁紧交流充电插头与车载交流充电插座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锁紧机构包括以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壳体上且转动轴线与对插方向相垂直的锁臂,锁臂位于转动轴线的两侧分别具有锁紧部、解锁部,锁臂在转动行程中形成锁紧位、解锁位;还包括用于给锁臂提供弹性力使其保持在锁紧位的簧件。
进一步的,以水平方向为基准,解锁部的位置高于锁紧部。
进一步的,锁紧部为卡钩。
进一步的,解锁部为压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交直流充电转换头将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头连接为一体,充电时将交流充电插头对插在车载交流充电插座上、直流充电枪对插在直流充电插座上即可,同时设置锁紧机构使交流充电插头与车载交流充电插座在充电过程中保持连接。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交直流充电转换头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主壳体102-直流充电插座103-交流充电插头1041-支撑板
1042-锁臂1043-卡钩1044-压块1045-柱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4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