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供电端口的处理电路与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83753.7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9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方锐;刘文俊;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矽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1/00;H02J7/00;H02J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慧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3 | 代理人: | 徐海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端口 处理 电路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供电端口的处理电路与电子设备,包括:N个供电端口、一级电源、N个中间传输模块,以及充电协议控制模块;所述中间传输模块连接于所述一级电源与对应的一个供电端口之间,所述N个中间传输模块中,至少一个中间传输模块为二级电源;所述充电协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一级电源、所述N个供电端口与所述N个中间传输模块;所述二级电源具有开关电源模式与直通模式两种工作模式;所述直通模式被配置为:处于所述直通模式的二级电源的输出电压匹配于所述一级电源接收到的输入电压,且该输出电压不可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供电端口的处理电路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可对外供电的电子设备(例如具有单个USB供电端口的电源适配器)中,使用一路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给单个端口供电。然而,随着需求的多样化,电子设备可配置有多个供电端口(例如USB供电端口)。
现有相关技术中,在具有多个供电端口的电子设备(例如电源适配器)中,每个端口需要独立的电源供电时,一般使用两级电源的架构来产生多个电压,第一级使用交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将交流电压转换成中间直流电压,第二级使用直流转直流开关电源将中间直流电压转换成端口需要的直流电压。
然而,两级电源的架构均会带来额外的电源转换损耗,该损耗会导致设备发热,从而带来较高的工作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供电端口的处理电路与电子设备,以解决设备发热带来较高工作温度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供电端口的处理电路,包括:N个供电端口、一级电源、N个中间传输模块,以及充电协议控制模块;其中的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中间传输模块连接于所述一级电源与对应的一个供电端口之间,所述N个中间传输模块中,至少一个中间传输模块为二级电源;所述充电协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一级电源、所述N个供电端口与所述N个中间传输模块;
所述二级电源具有开关电源模式与直通模式两种工作模式;
其中:
所述开关电源模式被配置为:处于所述开关电源模式的二级电源的输出电压小于自所述一级电源接收到的输入电压,且该输出电压可调;
所述直通模式被配置为:处于所述直通模式的二级电源的输出电压匹配于所述一级电源接收到的输入电压,且该输出电压不可调。
可选的,所述二级电源包括电压转换控制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感与电容;
所述电压转换控制器的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协议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一级电源的输出侧,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至对应的供电端口,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所述二级电源处于所述开关电源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能够受控变化通断状态,且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时间与对应的供电需求相匹配;
所述二级电源处于所述直通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保持导通,所述第二开关保持断开。
可选的,所述充电协议控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协议控制单元;所述充电协议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一级电源、对应的一个二级电源,以及该二级电源对应的供电端口。
可选的,若所述充电协议控制模块中充电协议控制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则两个充电协议控制单元之间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N个中间传输模块中,至少一个中间传输模块为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被配为能够控制所述一级电源与对应供电端口之间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矽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矽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3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