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模块化组装的多功能低位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3201.6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友;叶少军;范俊杰;董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2;F21V19/00;F21V23/06;F21V3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组装 多功能 低位 照明 装置 | ||
一种可模块化组装的多功能低位照明装置,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主体、多个功能模块,装置主体上设有多个安装位,功能模块于安装位处连接装置主体,装置主体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与功能模块电连接及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搭配不同的功能模块,以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同时避免功能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模块化组装的多功能低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主流低位照明产品只能起到单一的照明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此类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照明。如专利号为ZL201921137516.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低位照明LED灯具,属于LED灯具技术领域。灯具包括照明组件,照明组件包括照明壳体、透光盖板,照明壳体的后端容置腔用于容置照明控制组件,照明壳体的前端容置腔用于容置低位照明组件和引导灯组件;低位照明组件和引导灯组件之间通过隔板隔离,透光盖板封装在照明组件的出光侧,使得低位照明组件和引导灯组件容置于单独的子容置腔内;照明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低位照明组件和引导灯组件的照明。但是,该类多功能的低位照明灯具往往是直接把多种功能集成在了一起,即功能是固定不变的,而无法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比如有些功能在特定环境下并未使用到,则会造成部分功能的浪费;又比如某些环境下需要其他的功能,或者需要的功能比例有所不同,则该类灯具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模块化组装的多功能低位照明装置,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搭配不同的功能模块,以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同时避免功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模块化组装的多功能低位照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多个功能模块,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功能模块于所述安装位处连接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与所述功能模块电连接及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并通过装置主体上提供的安装位进行固定安装,以实现多种功能的组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安装位包括第一连接台、设于连接台中部的连接柱,所述功能模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台及连接槽。其中,连接台主要起到固定连接作用,而连接柱与连接槽用于进行电连接,上述的柱与槽的配合有效保证了功能模块与装置主体连接位置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两者电连接处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台及第二连接台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具体为螺纹孔,可通过螺钉于固定孔处连接功能模块与装置主体,连接稳定,同时拆装方便。并且,第一连接台上的是通孔,而第二连接台上的是盲孔,螺钉从下往上穿过第一连接台并与第二连接台紧固连接,避免了螺钉或固定孔露出于整个装置表面影响美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连接柱上端设有插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插接头。所述的插接槽和插接头均为电连接部件,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功能模块与装置主体的电连接,电连接稳定性高。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电连接方式,比如触点式、插槽式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插接槽槽口设有防水垫圈。以确保功能模块与装置主体电连接处的防水密封性,提高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连接盒、设于连接盒一侧的主腔体,所述连接盒的多个侧边上均设有所述安装位。所述装置主体的结构简单,通过连接盒来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以便于多个功能模块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主腔体及多个功能模块环绕所述连接盒紧密拼接。所述结构提高了装置安装后的整体性和密封性,使用效果更佳,同时美观度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多个所述功能模块的形状相同。所述结构使得安装功能模块时,无需按照固定的位置进行安装,有助于提高安装效率,并且提高了功能模块拼装形式的多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3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卡扣的安全气囊加强框
- 下一篇:一种纸制品包装用模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