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氧化钙的投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2906.6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7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积贤;武胜奎;李玉琪;宋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811605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氧化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钙的投加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石灰粉料仓、刮板机、石灰乳制备斗,石灰粉料仓的出料口上安装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上安装有星型卸料阀,下料管设置在刮板机的料仓的正上方,头部限位箱的正下方的出料口上铆合安装有斗型管,斗型管的正下方的设置有石灰乳制备斗,吐料管上安装有电动阀门。本实用新型将氢氧化钙充装到石灰粉料仓,料仓的底部安装星型卸料阀,料仓下料口接至封闭式刮板机,通过电动阀门的开关控制是否进料。该装置投入污水处理系统生产过程后,使石灰乳制备过程中遇到的人员劳动强度大、环境造成粉尘污染、人工操作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得到了充分解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氢氧化钙的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现阶段中的铜金属的冶炼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不但冶炼技术得到了提升,同时各个生产环节也逐渐趋向科学化、有效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铜金属冶炼后的污水处理,虽然只是简单地冶炼金属处理环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但发展,环保主题以及逐步深入人心,进而合理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速度,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污水处理系统中利用氢氧化钙调节水的PH值时,因前端水质酸浓不稳定,PH 值忽高忽低,氢氧化钙的使用率高,使用量忽多忽少。通常情况下,铜冶炼企业酸性水处理系统原水PH值范围2-3属于强酸性,将原水PH值提升至 9-11范围才能达到正常反应条件。因此,每天消耗的氢氧化钙量约3-4吨, 25Kg包装袋填装需120-160袋。在石灰乳制备时,该工序操作人员费时2-3 小时才能完成,并且劳动强度极大,导致制备间无死角粉尘污染。
因此现阶段中的污水处理中的氢氧化钙投加装置,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直接投加粉末状的氢氧化钙会造成整个污水处理环节充斥着大量的粉尘,其不但劳动强度高、而且制备区粉尘污染严重、对操作人员身体危害大等问题。
2.氢氧化钙具有溶于水、强碱性、腐蚀性、放热性、粉尘污染等性质,而在投加过程中采用人工投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化钙的投加装置,通过石灰粉料仓、刮板机,刮板机采用封闭式结构的,进而可对石灰粉料仓中的粉末进行密闭式输送工作,可起到遮蔽粉尘飞溅的目的,向石灰乳制备斗内投入清水,进而使得搅拌电机可带动搅拌叶进行旋转,即可将氢氧化钙粉末混合清水形成乳液,解决了现阶段中的污水处理直接投加粉末状的氢氧化钙会造成整个污水处理环节充斥着大量的粉尘,其不但劳动强度高、而且制备区粉尘污染严重、对操作人员身体危害大等问题,氢氧化钙具有溶于水、强碱性、腐蚀性、放热性、粉尘污染等性质,而在投加过程中采用人工投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氢氧化钙的投加装置,包括石灰粉料仓、刮板机、石灰乳制备斗,所述石灰粉料仓的出料口上安装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上安装有星型卸料阀,所述下料管设置在刮板机的料仓的正上方,所述刮板机的尾部安装有尾部限位箱,且刮板机的头部安装有头部限位箱,所述头部限位箱的正下方的出料口上铆合安装有斗型管,且斗型管的下料口上套接有管夹头,所述斗型管的正下方的设置有石灰乳制备斗,且石灰乳制备斗的出料口上套接有吐料管,所述吐料管上安装有电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限位箱与尾部限位箱之间关于刮板机的中轴线对称何止,且头部限位箱的右侧的刮板机的外侧壁上通过螺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尾部限位箱的右侧外壁上镶嵌有卡接件,且尾部限位箱和头部限位箱的上方外壁上均焊接有吊装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方侧壁通过螺栓与电机架的支脚固定连接,且电机架的内部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上套接有轴套,且传动电机通过联动带与压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石灰乳制备斗呈圆柱斗状结构设置,且石灰乳制备斗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槽,所述搅拌槽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架,且石灰乳制备斗通过固定架与搅拌电机的支脚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2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